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百年的中国电影史册中,电影作为艺术至少有70%的时间和政治紧密相联。中国电影始终与中国革命的历史相伴,并作为一种革命的文化形式受到重视,在巩固政权、强化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独特和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新的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问世,使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的沉寂、80年代中后期的复苏后,迎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成为我国电影画廊中一道突出而靓丽的风景。作为与电影关系最为密切的姊妹艺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开创了自己的辉煌时代,无论是由十七年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还是新时期原创的电视剧,电视屏幕呈现出一幕幕摇曳多姿的革命往事,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洋溢在银屏内外。电影与电视剧在新时期同时偏爱革命历史题材并延续至今,有着政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世纪末语境的历史怀旧、暗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市场与文艺的合谋。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在继承了红色经典电影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的受众需要,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从外在到内在等多方面的统一,艺术上显得更加成熟、老练和完整,人文精神的凝聚也显得更加丰厚、昂扬和深邃,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新的高度,主要集中表现在富有当代性的审美情趣、英雄理念的变化、个性化的历史叙事三个方面。但伴随着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播而出现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的粗制滥造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一些打着革命的旗帜肆意添加情色内容以哗众取宠的做法更是让人无法接受。消费主义策略对历史集体记忆的扭曲、泛人性化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消解、市场经济对红色经典的改写基本上可以概括当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的问题。面对新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以及同样应引起重视的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辨证分析其发展前景是科学而负责的态度。论文最后通过对新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受众群体及其审美心理的分析,揭示我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革命的文化将超越时间的限制,继续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惊喜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