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334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在语言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它决定着个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并对外语学习的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对于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长久不衰,并逐渐形成了从社会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教育学等多角度进行的跨学科的研究趋势。研究表明,动机越强,学生在行为上投入的努力就越多;内在兴趣越高,努力程度也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急功近利的外在动机可能对持久的内在动机有抑制作用;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塑性和可调节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全方位展开,中外交流的使者—口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社会对口译人才数量的需求和质量的期待不断攀升,社会和学校都兴起了“口译风”。口译学习者趋之若鹜,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然而,这种蜂拥学口译的行为并没有解决目前口译市场存在的问题:口译人才奇缺,口译教学现状也不容乐观。口译学习与培训的“一窝蜂”行为有着怎样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又对口译教学有着怎样的启示,目前尚欠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首次从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角度,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研究口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为口译教学提供一些相应的启示:即利用动机的可塑性和可调节性,引导学习者调节学习动机,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形成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和办学机构的有效分流,从源头上为混乱的口译市场肃清环境,减轻以后各教学环节所受的不必要的压力,使口译培训能够从一开始就走上一条有序、有效的轨道,从而有助于推进中国口译教学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本文以横断的静态研究为主,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SS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综述学习动机理论,第三章阐述中国口译研究、学习及教学现状,第四章为中国口译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第五章得出本调查研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第六章结论中,作者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缺陷及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口译学习者是指除高翻院校里口译专业学生以外的其它口译学习者。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思想的引导,国门打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迈越大,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美意识不断增强。但在'一带一路'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其文言简意赅,哲理深蕴,发人深省。它所包含的思想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世界其它国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16世纪
以前,富液式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大都属于《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本)》中指出的开口式普通铅蓄电池,是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目前,通过增加滤气片和回流结构,降低板栅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会话。但是,我们一般都不会注意到实际上是什么规则促成了会话的产生。在最近逐渐兴起的社会语言学领域,收集谈话资料,通过分析得出在日常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一系列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它们在此经济新闻报道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如
长期以来,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词汇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词汇的学习对于语言学习者非常重要,学习任何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递减。与此同时,我国的人身险密度逐年增加。本文以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自变量,以人身险密度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