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在语言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它决定着个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并对外语学习的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对于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长久不衰,并逐渐形成了从社会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教育学等多角度进行的跨学科的研究趋势。研究表明,动机越强,学生在行为上投入的努力就越多;内在兴趣越高,努力程度也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急功近利的外在动机可能对持久的内在动机有抑制作用;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塑性和可调节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全方位展开,中外交流的使者—口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社会对口译人才数量的需求和质量的期待不断攀升,社会和学校都兴起了“口译风”。口译学习者趋之若鹜,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然而,这种蜂拥学口译的行为并没有解决目前口译市场存在的问题:口译人才奇缺,口译教学现状也不容乐观。口译学习与培训的“一窝蜂”行为有着怎样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又对口译教学有着怎样的启示,目前尚欠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首次从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角度,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研究口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为口译教学提供一些相应的启示:即利用动机的可塑性和可调节性,引导学习者调节学习动机,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形成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和办学机构的有效分流,从源头上为混乱的口译市场肃清环境,减轻以后各教学环节所受的不必要的压力,使口译培训能够从一开始就走上一条有序、有效的轨道,从而有助于推进中国口译教学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本文以横断的静态研究为主,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SS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综述学习动机理论,第三章阐述中国口译研究、学习及教学现状,第四章为中国口译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第五章得出本调查研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第六章结论中,作者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缺陷及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口译学习者是指除高翻院校里口译专业学生以外的其它口译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