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目由翻译和翻译报告两部分组成,原文是有关马尔科姆·爱克斯的材料,而翻译报告主要讨论翻译中的重难点以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翻译素材名为“马尔科姆·爱克斯:曾经的罪人,后来的皈依者”,选自《美国黑人领袖:从布克·华盛顿到杰西·杰克森》,此书作者为约翰·华特,出版于1990年。此书详细介绍了六位美国黑人领袖的生活背景、生平以及他们的政治主张。“马尔科姆·爱克斯:曾经的罪人,后来的皈依者”为此书的第五章,这一章被分为六个不同的部分,详细介绍了当时的背景知识、马尔科姆·爱克斯的生活经历、政治思想及其影响。为了确保此书未被翻译成中文,译者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发现至今为止,此书并没有中译本,这保证了此项目的原创性。本项目的翻译宗旨在于清楚地阐述事实,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不仅注重将原文信息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还注重译文的可读性。目的论由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这三个原则组成,其中,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指导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翻译实践及其翻译方法的选用,而连贯原则则对整个翻译实践活动都有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对篇章层面的指导上。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完成翻译实践。在词汇层面上,译者加入脚注以解释说明特定概念;也采用语义延伸的方法以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还加入必要信息以补足词语背后的隐含意义。在句法层面上,句子被分为短句和长句两种,译者采用顺句操作来处理短句,而对于长句,译者首先分析原句,之后进行意义单元划分,根据中文的行文习惯进行句式重组。最后,译者检查整篇译文,对其中一些部分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译文前后连贯,内容统一。本项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此翻译活动对今后社会科学类文本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翻译出的文本能帮助中国的读者增进一些有关美国黑人领袖的知识。一谈到黑人运动,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马丁璐德·金,相比之下,少有人知道马尔科姆·爱克斯。然而,和马丁·路德·金以及他所提倡的非暴力理念一样,马尔科姆·爱克斯及其所倡导的黑人民族主义也是20世纪中期黑人民权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翻译能为中国读者详细介绍马尔科姆·爱克斯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政治思想。最后,此翻译能为今后想进一步研究马尔科姆·爱克斯的学者提供一个内容较为全面,视觉较为新颖的参考资料。此翻译文本从一位美国本土作家的视觉下呈现出一个不同的马尔科姆·爱克斯,希望此翻译能为之后有关马尔科姆·爱克斯和他的黑人民族主义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