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对淀粉交联反应的影响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h_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时渗透压对玉米、木薯和马铃薯淀粉交联反应中的影响,主要包括渗透压对取代度、糊粘度性质和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木薯和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取代度随氯化钠或硫酸钠溶液产生渗透压的增加均呈现良好的线性提高(R2分别为0.9851或0.9894、0.9863或0.957和0.9824或0.9575)。在同等渗透压处理或添加相同渗透压促进剂时,渗透压处理不同种类交联淀粉的取代度大小顺序为:木薯交联淀粉>玉米交联淀粉>马铃薯交联淀粉:用氯化钠处理对取代度的提高程度高于硫酸钠处理提高的程度。   应用Brabender连续粘度计对渗透压处理交联淀粉进行了测定。发现添加氯化钠或硫酸钠为渗透压促进剂的对照淀粉样品与原淀粉的糊粘度曲线差异不大。当氯化钠作为渗透压促进剂处理淀粉交联反应时,随渗透压的增大,淀粉糊粘度曲线总体下降趋势很明显。在渗透压较低时,粘度曲线分布在原淀粉之上。在较高渗透压处理时的粘度曲线近似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添加硫酸钠作为渗透压促进剂时所得样品的糊粘度曲线之间差异较小。处理后的交联淀粉起始糊化温度都较接近,糊粘度曲线都分布在原淀粉粘度曲线之上,糊粘度曲线之间都比较接近。硫酸钠作为渗透压促进剂时的交联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比氯化钠作为渗透压促进剂时稍差。   渗透压对交联淀粉糊粘度曲线特征值的影响如下:   (1)氯化钠作为玉米交联反应渗透压促进剂时,随渗透压的增大,所得产品的起始糊化温度线性的增加(R2为0.9688):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呈现良好的线性下降关系(R2分别0.9452和0.9469);当产生高渗透压处理交联淀粉时崩解值为0,继续增加渗透压时仍为0;回生值急剧减小,当产生高渗透压处理交联淀粉时回生值趋近0。   硫酸钠作为交联反应渗透压促进剂时,随渗透压的增大,所得产品的起始糊化温度线性的增加(R2为0.8236);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先增加后又有所降低;崩溃性和凝沉性呈现线性的下降关系(R2分别为0.9224和0.8558)。   (2)氯化钠作为木薯淀粉交联反应渗透压促进剂时,随渗透压的增大,所得产品的起始糊化温度而线性的增加(R2为0.9533),上升程度较显著;峰值粘度线性的减小(R2为0.9536),减小的程度比较明显。最终粘度呈现良好的线性下降关系(R2=0.9527),下降的程度较明显;回生值急剧减小,当氯化钠溶液产生高渗透压处理交联淀粉时凝沉值趋向于0;氯化钠溶液产生较高渗透压处理交联淀粉时崩解值已经接近0,继续增加渗透压时仍为0。   硫酸钠作为渗透压促进剂时,随渗透压的增大,起始糊化温度变化不明显;峰值粘度下降,但进一步提高渗透压后峰值粘度降低不大;最终粘度先降低后又有所增加,但最终粘度随渗透压的继续增加变化不显著;崩解值先增加,而后又下降。凝沉性呈现良好的线性下降关系(R2=0.839),但下降趋势不如氯化钠溶液作用产生渗透压时的明显;以上现象都与渗透压处理玉米交联淀粉时的现象大体上一致。   (3)氯化钠作为马铃薯淀粉交联反应渗透压促进剂时,随渗透压的增大,所得产品的起始糊化温度线性的显著增加(R2为0.9848),高渗透压处理交联程度很高已经不糊化;峰值粘度明显的减小,较高渗透压处理的崩解值已经趋近0;最终粘度随渗透压的增加先显著的降低,当产生高渗透压时最终粘度已经达到0,它的变化比硫酸钠作为渗透压促进剂时明显的多;较低渗透压处理时的崩解值就达到0,继续增加渗透压时仍为0;凝沉性急剧减小,在高渗透压处理交联淀粉时回生值为0。   硫酸钠作为交联反应渗透压促进剂时,随渗透压的增大,所得产品的起始糊化温度线性的增加(R2为0.8764),但温度变化程度较小,几乎保持不变;峰值粘度迅速下降,较低渗透压下峰值粘度有升高趋势;最终粘度呈现良好的线性下降关系(R2=0.9087);崩解值也随着渗透压的增加而下降,下降的程度较渗透压处理玉米和木薯交联淀粉时明显;在较高渗透压处理时的崩解值达到0,进一步增大渗透压时仍为0;凝沉性呈现良好的下降,但下降趋势不如氯化钠溶液作用产生渗透压时明显。   另外,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分析仪和旋转式粘度仪对渗透压处理交联淀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性质与交联淀粉的基本性质一致。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渗透压处理引入到淀粉科学和加工技术中,得到一种新型的物理改性方法,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提供了制备交联淀粉的新途径;并对渗透压处理后产品的理化性质做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渗透压在淀粉改性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理论与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论文旨在对模块化零部件变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之上,对基于事物特性表的产品变型设计理论、参数分析方法、变型主模型的建模、以及实现方法流程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变型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建模前期分析阶段、变型主模型建模阶段、变型设计的实现阶段。阐述了模块化零部件变型前期的参数分析过程和方法,提出一种实用的变型设计装配主模型建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业汽轮机的零部件变型中。第一章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
本文将重点分析金融理论的内涵与认知,以及金融理论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剖析高校金融伦理教育中所存在问题,总结金融伦理的实践培养,为教学实践提高理论依据.
水下自主航行器由于它在民用和军用方面的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在海底资源勘探与开采方面,无人化的水下自主航行器更是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具备水下自主回收
柔性机构是一种利用机构(或构件)本身的挠性获得部分或全部运动的机构,其减少了机构的零件数目,避免了机构的一些装配环节,使机构更加简单、可靠,且构件之间无缝隙和摩擦,提高了机构的运动精度及使用寿命。然而,利用柔性机构中柔性构件的弹性变形来实现运动时,柔性机构需要额外的输入使弹性构件发生变形,导致机构中非期望的能量存储,其存储的能量在弹性构件恢复形变时以回程反力做功的形式释放,这种柔性机构的储能释能特
静压传动装置因其所具有的操作舒适性、良好的微动性和低速稳定性等突出特点被广泛用于各种液压行走机械的驱动装置,而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作为静压传动装置的核心元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输出特性。尽管物理样机试验可以获得最为真实的马达性能,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虚拟样机是建立在计算机上的系统或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虚拟样机可以有效地缩减研发资金和开发周期。同时通过建立虚拟仿真环境进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汽车后桥主减速器,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等优点。随着汽车振动噪声标准越来越高,对准双曲面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准双曲面齿轮副安装精度要求高,而轴、轴承、箱体等零件的公差及磨损均会影响齿轮轴线位置精度,因此有必要研究准双曲面齿轮安装误差敏感性。通过对准双面齿轮几何设计预定义参数进行优化和切齿参数调整,降低准双曲面齿轮副安装误差敏感度。实际中,准双曲面齿轮副经计算
尊敬的王文章部长、覃志刚主席、杨卫泽书记,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艺术家、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很高兴来到钓鱼台国宾馆参加南京国际体育雕塑大赛的启动仪式。首先,我谨代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