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经》作为中国一部伟大的古典哲学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流传至今。自问世以来,对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其英译本数量仅次于《圣经》。因此,对《道德经》译本的研究工作也应运而生。据本文作者统计,目前对《道德经》译本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语言、文化和风格角度对《道德经》译文文本进行语言文字、句义方面的评论式的研究,借鉴的是当时流行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没能从文化对话的深层次对文本翻译和核心概念翻译中的巨大差异进行分析;二是对《道德经》译本进行历时的描述性研究;三是随着翻译学界对翻译学文化转向的体认加深,开始出现的从文化层面对《道德经》译本进行研究的努力。关注译者主体性、意识形态等个人和社会主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的论述逐渐多了起来。可以看出,在译学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的时代,随着描述翻译学的发展和翻译批评理论的日趋完善,对《道德经》译本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路向。学界开始尝试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道德经》译本。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论证译者主体性的文章著述层出不穷。然而,应该注意到,由于译者与原作以及原作者所处的时空背景不同,语言文化迥异,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体现在翻译文本中。因此,本文作者尝试按照下列思路,从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出发,通过对《道德经》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制约其充分发挥自由和权利的因素。首先是开头部分,介绍撰写本文的原因,文献综述,以及论文大纲。接着为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理论基础阐释学及其翻译和译者的关系进行介绍,并着重介绍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第二章则主要描述所选《道德经》译本的三个译者、译本及其在读者接受方面的特点。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利用斯坦纳阐释的四步骤对三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创造性,及其所受的制约进行论述。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指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主性并非绝对,而是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译者唯有明确认识到其在翻译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方可努力求得客观、公正的译文。希望这一结论,可以为今后的翻译活动提供一点借鉴,以防止过分强调主体性而导致任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