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五行志》阴阳五行思想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w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书·五行志》是对西汉阴阳五行思想的系统总结与集中呈现,它创作的文献依据主要是董仲舒、刘向和刘歆的理论著作。《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周易》《春秋》相次为用的思想脉络,表明《汉书·五行志》是对天人之道的丰富和发展,是关于阴阳五行的作品。《汉书·五行志》阴阳五行思想是以经学化的模式建构起来的,以五行为基础,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时令和灾异为重点,以礼制落实为目的,贯通天、地、人,涵盖国家时政纲领、一般行为准则和君主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它遵循天道自然规律,但更注重人道礼制规范;借助天人感应,并通过灾异现象,《汉书·五行志》阴阳五行思想实现了对政治行为的约束,突出了以礼治国的施政原则。通过理则说明优先的天文释例、政治问题批判为主的地文释例和礼义申述为主的人文释例,《汉书·五行志》对现实政治进行了集中批判,进而使循天施治和以礼治国的施政原则落在实处。《汉书·五行志》阴阳五行思想具有典型的经学模式、鲜明的实用目的和简洁的理论表述等综合性特征.作为高度系统化的经验性认知方式,《汉书·五行志》阴阳五行思想存在着诠释边界难以确定和诠释有效性难以保证的内生性困境。
其他文献
当前时代人的道德危机已是人所共睹,究其原委,其中固然有人自身的原因,即私欲膨胀盖过对道德的追求,利益的诉求优先于德性的修习;另一方面,道德学(或日伦理学)本身也难辞其咎,即道德学
陈白沙为明代心学的开端人物,亦为明代学术的分水岭。陈白沙之所以有这样的学术地位,在于其真正体证到了作为形上本体的“心体”,从而开出了一个有别于朱熹格物致知、读书穷
在西方哲学史中,良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虽然西方学者对良知分析的角度很多,但回顾西方哲学史,良知更多是与伦理学、神学、心理学联系在一起,而很少有学者从现象学角度探
学位
尼采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就已经成功预见了人类社会今后会面临的问题--人的主体性的不断丧失。这一问题表现在道德活动中就是人成为道德的奴隶,失去了在道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从马克思逝世后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恩格斯独自承担起指导欧洲革命的重任。恩格斯在写作的同时,也耐心地通过书信的形式,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各重要理论,捍卫和发展了历史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