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本立场,而人的解放则是其原则和价值旨归。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人的发展关联起来的重要考察视角,可以说共同体问题在本质上来讲是人的存在论视域中必须考量的根本性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人学和社会发展思想的极其重要的话题。基于马克思的理论视阈,共同体是人的社会性的基本体现,是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共同体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和生产力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马克思先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宗教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共同体。重新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以下简称《大纲》)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抽象的共同体”以及未来生产力条件下“真正的共同体”。他的共同体思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研究《大纲》中的共同体思想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机器体系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在利用大机器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完全分离,工人成为没财产的人,成了商品。工人被迫依赖于机器和资本,成为机器和资本纽带上的一个“零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资本家这一少数人的利益与工人这一多数人的利益冲突。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利益的唯心主义共同体学说盛行,资产阶级学者不断著书立说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辩护。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力图构建一个保障所有人共同利益的“真正共同体”。马克思的构思逻辑是基于对前人共同体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进行借鉴的同时,对德国古典哲学展开批判,从“人类生存”与“现实需要”的历史活动出发,按照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具体展开。正是如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构思有别于卢梭契约式的思辨构建,更不同于古典哲学基于伦理层面对善的追求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与方法,根植于现实层面的生产实践,从社会个人的真实需要和个人利益的满足中建构关系模式。在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马克思指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常表现为一种部落联合。马克思考察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三种典型形态:亚细亚共同体、古代古典共同体和日耳曼共同体。他围绕两大发展——“人的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指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人类此时处于对自然的依赖阶段,被动地服从自然,此时人类必然会自发组成共同体以增强自身防卫。人们为了自身防卫,会组成一个个家庭、部落、村庄和城市等,表现为松散的部落联合。这种共同体以原始的公有制为基础,但是个人自由仅限共同体内部成员,人的发展也是受限制的。马克思同时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会解体,这种解体是一种历史进步。马克思通过对“抽象共同体”的批判性考察,指出“抽象的共同体”是以货币和资本为纽带的共同体。在“抽象的共同体”中,人依赖于物。以商品交换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货币和资本为纽带架构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货币和资本成了“万能的神”和“普照的光”,将人们聚集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特别是资本展现出它无比强大的社会力量,将工人聚集在工厂,形成貌似的“工人共同体”。其实质是“资本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下,人的关系出现了扭曲,人的发展处于对物的依赖阶段,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异化关系,这种关系下,个人是不自由的,是被物奴役的。因此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对“抽象共同体”的抽象性展开了批判,并指出“抽象共同体”下,共同体利益的实质是个人私利。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作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体,这是符合所有人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共同体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生产力条件下,“真正的共同体”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属性,恢复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就会消失,劳动者和劳动资料重新结合复归于人。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状态下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不同,此时人不再依赖于自然,人从动物般的生存条件转变为人的生存条件。同时生产的人为障碍消失,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就会被充分自由的彰显出来,人能够自由使用生产资料。劳动也不再是人类的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展现人类类本质的一种方式和证明,人能完全自觉的创造自己的历史。此时,人才真正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主体,尊严得到保证,获得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机会,才真正是有个性的人,自由的人——即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当下指导我们坚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在立足点、方法和批判向度上具有一致性,但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设想的是没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理想状态,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则是资本主义依然存在的现实条件下,针对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力图为人类的生存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另一方面,作为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实践,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哲学立场,伦理向度和构建方法。新时代下,我们继续遵循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指导,坚持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