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中惯用语的比喻表现的对照研究——以花卉语言为中心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语言学界围绕比喻表现进行了众多的研究,尤其以语言的词汇层面体现得最为突出。花语中的大多数含义是人们根据相似联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构成的。比喻表现的惯用句也可以体现出来语言的包罗万象。在关于花语的惯用句中,对比喻表现相关的花语,日中两国有何异同;利用这些花来构造的惯用句,以比喻的形式表达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心理。这是对比喻形式的惯用句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用花语来交流的新生语言的更好的诠释。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日中两国关于花的惯用句的使用率中国人明显多于日本人。现在的日本人在平时生活中,几乎不怎么使用惯用句。关于花语的形成因为,从其形成因为、花的造词、以及特征方面入手,通过两国语言的对比研究,即使是相同的花,日中两国的花语亦是不同的。其因为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应该是两国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全文分别从比喻表现、惯用句表达和花语的惯用表达来比较分析日中花语,揭示其内在规律,以便提高对汉语和日语中比喻表达的认识,和对其中所蕴涵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理解渗透。   本稿的第一章,在花语的比喻表现、与花相关的比喻惯用句两方面进行了先行研究分析,导入问题并介绍研究动机和意义,更加明确了研究立场。   第二章,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归纳花语所传递的人们的心意,以及对日常交流的方式的多样化的影响。   第三章,进行了日中两国比喻惯用句中的研究,以两国的惯用句辞典为基础,收集对照了与花相关的惯用句。通过分析比较,更为明确地掌握了两国在比喻表达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对照研究了日中两国的花语的比喻表现,以及相关的表达现象,论证了日中两种语言的异同之处。从花的颜色、形状、季节及特征等方面,分析花语的形成要素。尤其是从花的颜色来创造的词汇,在日中两国人们的思维中已根深蒂固。围绕着花语的相关语言表达,在理论方面分析了花语的用法及其扩展等的问题。   最后,作为总结,分析结果,提出属于自己的论点的同时,介绍了今后的课题。
其他文献
樋口一叶是日本文学史上屈指可数、非常优秀的女性作家,一叶从14岁开始学习和歌,但是,比起歌人的身份,倒不如说作为女性文学家的身份所为人们熟知。因此,一叶文学被誉为日本女性文
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全球化,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影视剧作为最为流行的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形式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对促进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和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外国人士了解中国的意愿逐渐加强,中国政府希望得到其它国家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对外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宣传是中国政府向世
隐喻在传统意义上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也局限在词汇、短语和句法层面。随着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现,隐喻研究进入认知领域
互文性理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一股新思潮、一种新方法,很快它就以其丰富的阐释空间和无穷的生命力引起理论界诸多理论家的重视,由此扩展到了其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
“互联网+”时代,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健康类报纸作为传统报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展的劣势日益显现。从“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发
“邀请表达”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体系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一个人想与对方加深交往、增进感情时,通过邀请来拉近与对方的关系是
Since the formation of "Explicitation Hypothesis" by Blum-Kulka in 1986,empirical studies of explicitation have been conducted in different language pairs.Resea
日本的平安时代是个女性文学大放异彩的时代。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作家们以其细腻的笔触,精湛的艺术成就,不仅使日本文学熠熠生辉,而且也
军事类电视时政新闻,只有增强亲和力才能赢得观众。可时下的这类报道流于模式化,不少镜头语言缺少内涵,亲和力不足,必须从视角、细节、声音等环节入手加以改进。 Military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