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楚辞》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早在1879年,汉学家庆延龄(E.H. Parker)在《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上发表了他的《离骚》英译本(The Sadness of Separation),这是《楚辞》最早的英译版本。之后,国内外许多译家都致力于《楚辞》作品最早的英译,如杨宪益夫妇、许渊冲、卓振英、大卫·霍克斯等。翻译界对《楚辞》英译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离骚》上。近年来,《九歌》这组表现古代祭祀活动的诗歌,同时也是研究楚国巫文化的重要作品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1956年阿瑟·韦利出版了集研究和翻译为一体的译著《九歌:古代中国巫文化研究》。书中讨论了中国古代巫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在宗教研究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比之下,韦利的这部作品在翻译界却受到了冷落。迄今为止,从翻译角度入手对韦利《九歌》译本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少之又少。本文选取阿瑟·韦利的《九歌》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其进行描述性研究,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各种主体性的彰显,分析译者文化立场、翻译动机、美学观点等因素对译者的文本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诗人屈原和他的主要作品,以及译家阿瑟·韦利和《九歌》在国内外的研究和翻译情况。接着讨论译者主体性的相关问题。然后分析阿瑟·韦利《九歌》的翻译过程,探讨其翻译策略和方法。在翻译过程中,韦利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兼以音译加注等翻译方法。此外,韦利摒弃传统以格律诗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译法,把《九歌》译成基于弹性节奏的自由诗体,真正体现了他的译者的创造性。通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阿瑟·韦利《九歌:古代中国巫文化研究》的分析,阐释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不仅是自然的,更是富于创造性和重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