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实践性知识研究 ——一项基于苏、杭、沪三地的质性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f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国际和国内人才培养的讨论热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出版实施以来,高中课堂在培养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方面成为改革者和教师关注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英语课堂,高质量的提问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提问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技能和方法。本研究以高中英语教师的提问为切入口,深入探究教师提问的实践性知识特征,及其影响的因素,研究问题是:(1)高中英语教师提问的课堂表征是什么?(2)高中英语教师提问的实践性知识特征有哪些?(3)影响高中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因素是什么?为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阐释主义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方法为主的多种研究手段和路径,选择了来自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州、杭州和上海的三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到其学校进行课堂观察,并使用刺激回忆访谈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叙事问卷和概念图作为补充,基于数据的分析和讨论,三位教师的提问课堂表征、实践性知识特征和影响因素得以揭示,研究同时获得了三位教师来自不同区域和学校的学习特点。首先,本研究发现,基于布鲁姆的认知层级划分,三位高中英语教师的提问主要是低阶思维问题,尤其是理解型问题居多,这与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过于关注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学习等因素有关;评价型问题只在其中一位教师的课堂较多,创造型问题很少出现,一般是在阅读课堂出现一次到两次,经过访谈得知是因为课堂时间和高考压力,使提问压缩了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个人和情境因素等;另外,提问与课型和文本难度有关,阅读课以及针对难度高的文本时,问题种类和高阶思维问题较多;通过分析提问的思维层级移动,发现课堂上有五种形式的移动,如低阶平级、高阶平级、上升移动、下降移动和波形移动,每种移动都具有不同的功能,比较能关注到学生语言和思维协同发展的提问为上升移动和波形移动。除此之外,提问实施的质量还与教师反馈有关,本研究中发现教师使用五种提问反馈形式:IR(回答无反馈)、IRE(提问-回答-反馈)、IRF(提问-回答-追问)、SR(自问自答)、NR(提问不需回答),其中三位教师主要用IRE,较少用其他模式,IRF模式较能更好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但三位教师极少应用。其次,三位教师提问的实践性知识在本研究中都较为丰富,共性的特征为提问促进理解、围绕体裁、启发思维和服务写作;不同的是三位教师提问各有侧重,如苏老师提问强调了师生互动以避免课堂气氛沉闷,杭老师突出了提问是为为了与学生交流,而江老师的提问则更多体现理解和学习课文。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基于教师的访谈和提供的教案,三位教师提问的实践性知识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差异特征,与常态课相比,公开课的提问实践性知识就会体现得更为丰富。如果文本的信息有趣并具有挑战性,提问体现的思维层级也更为多样化。再者,通过研究三位教师提问实践知识的影响因素,发现三位教师由于所处的学校区域、历史传统不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也不同。苏老师是“师傅传承式”的教师,实践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师傅;杭老师是“学校继承式”的教师,学校良好的给养环境给予了杭老师学习成长的良性发展;江老师身处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虽然学校属于一般的城市学校,但外环境提供的给养较为丰富,实践性知识来源是多个渠道,加之江老师的教师发展能动性较强,因此是“自我发展式”的教师。本研究最后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探讨了三位教师提问实践性知识发展所折射出的我国中学教师学习的样态特征,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与教师拓展学习和跨界学习有关,教师学习的活动体系越狭窄和单一,就越不利于实践知识的发展。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宏观的政策、学校和社区提供更多跨界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师学习的活动体系。另外,从生态观视角来看,三位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就会阻碍教师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感知和利用给养受限,专业发展也就相应迟缓。研究中的江老师的职业目标较为明晰,所以体现出主体非常强的能动性,善于从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获取给养得到最大化的专业发展。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促进思维品质的提问关联因素框架,并为今后的课堂实践提出实际建议。另外,探讨了实践性知识的多维情境特征,丰富了对实践性知识内涵的理解。本研究最后还基于文化历史的活动理论视角,提出多元化实践性知识发展路径,为今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议。本研究还有很多局限,除了质性研究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未来还可以增加研究对象的数量、性别差异、研究时长,以及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以期获得更深入的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多个维度的分析,以及教师实践性知识成长的动态特征。
其他文献
不等高约束的山地建筑结构在山区城镇建设中不可避免且大量存在。掉层RC框架结构作为常用的典型山地建筑结构,其在近年山区城镇大地震中均出现了严重倒塌震害,震害分析和相关研究表明掉层框架地震倒塌模式与平地框架相比存在显著差别,地震倒塌风险高于平地规则框架。现行规范控制措施对掉层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性能控制效果有待校核,不同布置的掉层框架地震损伤演化及内力重分布规律还认识不足。理清掉层框架的地震倒塌机理、
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帕斯卡尔·卡萨诺并非一个文学理论家,但是她曾以《文学世界共和国》一书在西方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并在世界文学关系研究者中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世界文学论题的大讨论。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对于卡萨诺瓦的关注基本集中在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领域,其学术思想大多以引文的形式散见于各类关于翻译文学研究的论文中。总体而言,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专门的针对性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就现有
2002年《文物保护法》颁布伊始,国家与地方层面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将历史文化村镇纳入法定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程序。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与社会结构发生剧烈演变。土地利用扩展、空间格局失序、产业形态趋同等现象不断涌现;血缘关系瓦解、邻里关系淡漠、业缘关系蔓延等趋势愈演愈烈;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演进与社会结构演变的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发展。因此,本文
随着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南海诸岛开发与建设步伐加快。在南海机场、公路、码头及各类军事与民用建筑修建过程中,均会遇到珊瑚礁砂地基。珊瑚礁砂与一般砂土颗粒相比,其内孔隙丰富、多棱角,极易破碎,珊瑚礁砂地基中的桩基承载特性复杂,研究考虑颗粒破碎的珊瑚砂中桩-土相互作用有利于保证我国南海各类工程建筑强度、变形与稳定性。本文针对原有颗粒破碎研究中,同一粒径内破碎颗粒与未破碎颗粒共存难以区分真实
石油、医药和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常伴随着含多元多共沸有机混合物的产生,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可利用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开发节能的、可操作性较好的、热力学效率较高的分离纯化工艺至关重要。复杂多组分多共沸体系需采用多塔特殊精馏分离过程(如萃取、变压和反应精馏),设置最佳溶剂进料量、如何确定突破多共沸引起的多重分离极限的可行工艺操作条件、如何合理设置多塔的压强分布、如何确定产品馏出顺序、如何得到循环物流
森林土壤CO2排放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通量,在全球碳平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中绝大部分树种的根系与菌根真菌形成丛枝或外生菌根。这两种类型菌根在养分获取策略上的差异,可能影响土壤碳循环的诸多过程(如土壤碳累积、土壤有机碳分解和根系分泌物)。然而,过去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不同菌根类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或固碳能力的差异,对于菌根类型如何影响土壤碳排放仍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通过整合全球不同站点人工纯林
进入新时代以来,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人才培养根本问题,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高校课程质量的措施。在此背景下,作为课程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其在课程中的能动性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教师课程能动性源于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能动性,旨在研究教师如何主动的、有意识的形塑课程,实现预期课程目标。已有国内外教师课程能动性研究主要基于自上而下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改革,关注学科教师群体,鲜有研究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制造商首先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产品,如眼镜制造商Warby Parker和床垫制造商Endy在发展初期均采用线上销售方式。然而,由于线上渠道无法提供产品体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无法确定产品与自身需求是否匹配,这会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导致制造商产品需求流失并引发产品退货问题。为刺激产品需求并减少产品退货,一些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产品的制造商开始与
含有氮或氧原子的三元和四元高张力小环广泛存在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一些含有氮或氧原子的四元杂环,如氮杂环丁烷,氧杂环丁烷,由于其小体积的刚性结构能有效改善候选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因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另外,这类小环化合物独有的环张力可活化环上的化学键,甚至可以改变一些化学键固有的极性,因而可用于发展新颖的反应。目前,文献中有关三元环的环氧乙烷、1,2-氧氮杂环丙烷等研究较多,
为解决国内外大型汽轮发电机长期以来存在的端部铁芯过磁通烧熔故障机理揭示与有效防治问题,保障我国自主研发大型半速核能汽轮发电机零故障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大型半速饱和蒸汽汽轮机、大型汽轮发电机等设备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编号:2010ZX06004-13)、“CAP1400半速汽轮发电机研制”(编号:2012ZX06002-17)的要求,采取理论研究-试验验证-工程应用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