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针对萨中开发区南一区东块储层精细描述及井网部署进行研究,依据萨中开发区精细地质研究结果,利用高精度动态监测技术、精细地震三维技术、储层结构精细刻画技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搞清剩余油分布。对南一区东块基本概况:储层特征、构造与断层、油藏温度与压力、流体性质、区块地质储量、油藏类型进行了介绍,对开发历程、区块内各矿场试验研究状况以及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精细描述了南一区东块油藏沉积特征、油层非均质性以及油层发育状况。对现井网的动用状况、剩余油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作了总结,三类油层的剩余油类型及分布特征:一是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二是与河道砂呈镶边或搭桥形态的薄差层剩余油;三是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二类油层的剩余油类型及分布特征:一是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二是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三是厚油层顶部剩余油。高台子油层剩余油类型及分布特征:一是层间干扰型剩余油;二是分布在成片差油层区;三是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另外,还有少数分布零散的因尖灭遮挡井网注采不完善而形成的剩余油。在数值模拟和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开发次序、调整对象以及调整方式。优选了最合理的井网部署方案,共部署了两套开发井网,其中包括萨葡二类油层三次采油井网和三类油层萨葡高“两三结合”井网,每套井网均利用了现井网,并且进行了优化重组,重新细分了开发层系。进行了井网适应性研究,确定了井网井距设计标准:南一区东块萨葡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以及萨葡高三类油层“两三结合”井网注采井距均确定为125m较为合理。并对开发潜力、注采压力系统及合理压力、增储潜力、开发指标进行了初步预测。通过数值模拟和地质建模进行指标预测、历史拟合,提高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均达到设计要求,经济效益显著,可在萨中开发区相似区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