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与难点。自2003年,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拉开序幕以来,林区农户收入水平与结构有何变化、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如何、林业生产技术需求状况如何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本文以最早开展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浙江省集体林区农户为对象,基于浙江省集体林区4个县(市)16个村庄192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集体林区农户林业生产经营与技术需求状况进行简要的统计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农户对林业生产技术的需求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集体林区农户林地资源较为丰富,有一定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就森林覆盖率指标来看,临安、开化和龙泉3个样本县市森林覆盖率均高于77%,永康较低,但也在50%以上,样本县农户户均林地面积达1.42 hm2。近5年有接近四成的样本农户参与造林,主要为用材林与经济林。(2)林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不高,农户林业生产技术来源依然以自身经验积累为主。农户收入以非农为主,人均林业收入占比不到7%,对林业的直接依赖程度较弱。农户林业生产技术来源较为单一,55.56%的农户表示其林业生产技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经验积累。(3)农户通过参加培训获得技术的比例较低,对新品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程度较高。近5年参加过林业技术培训的农户比例仅为9.94%。均有超过30%的农户表示对新品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需要。(4)林种结构和已有技术培训经历成为显著正向影响林区农户林业生产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林面积越大,农户技术需求越强烈。已有技术培训经历有利于提高农户对林业生产技术的了解,激发其采用新技术的愿望。(5)家庭人年均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健康状况、地区差异因素也显著影响农户的林业生产技术需求。基于上述已有研究结论,本文认为:(1)创新林业经营制度,实现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林地产出效率。目前,集体林区农户林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林地仍以农户家庭分散小规模经营为主,林地产出效率较低。有鉴于此,应创新林地经营制度,积极发展林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实现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森林资源产出效率,增加单位面积林地收益。(2)进一步完善林业支持政策,提高农户造林规模,实现林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政府应该在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林业支持政策,引导和提高农户林地经营规模。(3)推进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多元化新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技术供给针对性。目前,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其技术培训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有效满足农户多元化需求。因此,应加快对现有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主体,积极参与林业技术服务,增强林业技术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林业技术供给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