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废弃物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低温CO2吸附性能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燃烧已经引起了较大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源于烟道气尾气中CO2的排放。因此,捕获尾气(<200℃)中的低温CO2可以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同时获得碳资源。目前,用于捕获CO2气体的方法中较为常见的是固体吸附法,其中活性炭由于具有成本低廉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以菠萝废弃物为碳源,选用不同活化剂和合成路线制备了菠萝废弃物基活性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综合热分析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技术对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活性炭的静态和动态CO2吸附性能。本论文主要对活性炭的形成过程、活化机理、低温CO2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菠萝废弃物为原料,对比研究了三种碱金属草酸盐(草酸锂Li2C2O4、草酸钠Na2C2O4和草酸钾K2C2O4)在采用水热——高温焙烧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时对菠萝废弃物碳化及活化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与以Li2C2O4和Na2C2O4为活化剂所制得的大孔和中孔活性炭相比,以K2C2O4为活化剂所制得的活性炭以微孔为主,其中由K2C2O4在700℃下活化所得C-K-700的比表面积高达1076.3m2·g-1,且具有最佳的CO2吸附性能,在0℃和25℃,压力为1 bar时的CO2吸附量分别为5.32 mmol·g-1和4.25 mmol·g-1,在25℃下循环吸附12次后的CO2吸附量仍可达3.49 mmol·g-1。C-K-700在25℃下对CO2/N2的吸附选择性为18.24,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其能在4 min达到最大吸附量,其在25℃下的动态CO2吸附量为0.9282 mmol·g-1。2、以菠萝废弃物为原料,在过硫酸铵(APS)辅助水热制备水热碳球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三种活化剂(酒石酸钾C4H4O6K2、草酸钾K2C2O4和氢氧化钾KOH)高温焙烧活化所制得活性炭的形成机制和活化剂的活化机理差异。研究发现,与K2C2O4和KOH相比,由C4H4O6K2活化所制得的活性炭(ACS-C4H4O6K2)主要表现为粒径为24μm的多孔炭微球,具有较高的微孔分布率和比表面积(1689.5 m2·g-1),且具有最佳的CO2吸附性能,在0℃和25℃,压力为1 bar时的CO2吸附量分别为6.45 mmol·g-1和3.80 mmol·g-1,在25℃下循环吸附10次后的CO2吸附量仍可达3.57 mmol·g-1。ACS-C4H4O6K2在25℃下对CO2/N2的吸附选择性为8.98,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其能在5 min达到最大吸附量,其在25℃下的动态CO2吸附量为0.74 mmol·g-1
其他文献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结构,观测日冕是理解和研究太阳活动规律的基础。白光日冕中的K冕是由日冕中的粒子(主要是自由电子)散射光球的光而形成。K冕的形成机制表明其对日冕等离子体密度的动态变化极其敏感。通过观测K冕,可以监测日冕加热或太阳爆发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密度扰动结构,进而不仅有助于理解其物理过程,而且可为预报太阳爆发现象可能造成的灾害性空间天气提供基本的数据。因此K冕的观测具有极高的科学与应用价值。
绿色制造这一概念的倡导和推广标志着低能耗、低污染制造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油膜附水滴(Oils on Water,OoW)切削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切削技术,切削技术工艺参数的分析与优化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意义匪浅。本文致力于寻求能够不仅使油膜附水滴切削刀具损耗最小化,还能提高加工工件质量的工艺参数组合。选取0Cr18Ni9不锈钢作为试验材料,选择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F和工件表
针对目前寒地水稻生产过程中施氮量过高,表层施肥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普遍偏低等问题,提出了水稻点深施肥方式,将肥丸施于苗带一侧,使肥料在土壤中的分布相对集中,减少氨挥发和径流损失。试验采用盆钵试验,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施氮方式2水平(A1全层施肥,A2点深施肥);施氮量5水平(B1常规施氮,B2减氮10%,B3减氮20%,B4减氮30%,B5减氮40%);全层施肥和点深施肥分别设置无氮区。以期为寒地
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极材料的性能对电池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传统的嵌入型负极材料如石墨等由于理论容量偏低这一难以改变的因素严重限制了其发
天然产物又称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在新药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天然产物由于其活性不够强,作用特异性低,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够理想或
管排锯是利用锯片对无缝钢管定尺锯切的工艺流程。该系统中设备数量多、每台设备监测点多、数据采样信号多,客观上造就了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周期长,停机损失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故障造成生产停滞以及维护检测难度加大。为了更好的排查和确定设备发生故障的位置,只能全方面进行检测,导致维修人员工作量加大,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对管排锯故障类型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运行,避免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腔光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和机械运动间的可控辐射压力相互作用,提出至今已经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纳米制造科技在材料与工艺上的不断发展,纳米数量级的机械振子成为人们的重点研究对象,这为研究宏观力学系统的量子操控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研究平台。由纳米机械振子和光学腔组成的腔光力学系统在位移、质量等微小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以及量子信息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并且可以探索量子-经典边界下有趣
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复杂精密的机械装备、零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塑性加工技术和热处理技术作为材料成型及改善材料性能的关键手段,在制造加工工业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材料处理过程中,材料的最终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加载速度、几何形状、摩擦与接触条件,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组织分布和应力分布等,如果仅通过试验来摸索设计工艺参数,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现阶段,可以通过计
作为大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两种主要副产物,大豆中的皂苷与蛋白以及二者形成的复合体系具有替代半合成、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潜力。本文以大豆皂苷(soyasaponin,Ssa)和大豆球蛋白(11S球蛋白)、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7S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界面张力、界面扩张流变学性质的研究,对7S/11S-Ssa复合体系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进行表征;对复合体系形成乳液的粒径分布,界面蛋白吸附量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经济农作物,而甘薯病毒病是制约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已报道可侵染甘薯的病毒有十余种,在田间多复合侵染危害,对甘薯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山东省是甘薯主要种植区之一,而当前甘薯病毒对山东省主栽品种的具体危害情况还尚未有系统分析。为了明确病毒复合侵染对山东省主栽品种的危害,分析病毒复合侵染阻碍甘薯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取两种品质类型的山东省主栽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