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对汉语截省句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基于三个研究问题展开:(1)疑问残余在汉语截省句中是否存在不对称现象?(2)汉语截省句中关联语有何限制?(3)汉语截省句是否能够修复孤岛?
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英语、日语和汉语截省句的研究文献,认为汉语虽然是原位疑问词语言,但也存在显性移位,所以主张用焦点移位法对其进行分析:焦点投射短语(FP)位于标句词短语(CP)与屈折词短语(IP)之间,疑问词先移至[Spec,FP]位置核查核心词F的强[+focus]特征,“是”是一个焦点标记,位于核心词F位置并允准IP省略。
关于三个研究问题,研究发现汉语截省句中论元疑问词和附加语疑问词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论元疑问词前“是”必须出现,附加语疑问词前则自由出现。关于附加语疑问词“怎么样”和其他附加语疑问词,研究也发现它们内部之间也存在不对称现象,表现在附加语疑问词“怎么样”不能像其他附加疑问词一样出现在截省分句中。本文认为这是因为两者的句法位置不同:“怎么样”位于VP而其他附加语疑问词位于IP,故而前者在PF层面被删略。
关于第二个问题,Chung et al.(1995)认为截省句的关联语必须是无定的以提供变量给疑问算子约束:疑问代词、弱量化短语是合格的关联语,而专有名词、强量化短语、指示词不是。但研究发现有的专有名词和强量化短语可以是合格的关联语。本文结合Mats Rooth(1992,1996)的选项语义学和Merchant(1999)的省略-已知条件来解释这一现象:焦点关联语(focused correlate)和选言关联语(disjunctive correlate)激发了选项函数,生成了选项集,因而可以提供变量给疑问算子约束,并未违反空变量约束禁止条件。此外,先行分句和截省分句遵循省略-已知条件,因而此类截省句合法。
关于第三个问题,研究发现汉语截省句也有孤岛修复的作用。但当违反孤岛限制截省句中关联语为隐性时,该截省句无孤岛修复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话语关联在孤岛修复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对全文的研究作了总结,期待为汉语截省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