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格蒙特·鲍曼是当代西方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闻名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但鲍曼并非一位典型意义上的社会学家,他对于学科边界的划分并不敏感,其著作充满了大量的文学想象,也不局限于传统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鲍曼更应该被称为一位深切关注人类命运和社会未来的知识分子。作为一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鲍曼一直密切关注当代社会的新动向。鲍曼一生都对乌托邦问题有着持续不断的关注,坚信乌托邦精神会对人类命运产生积极作用。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反思精神发现了后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怀旧的乌托邦的现象。这一种新的乌托邦的形式引发了鲍曼对于人类命运的走向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深切担忧。现代乌托邦诞生于1516年托马斯·莫尔创作的小说《乌托邦》,但是乌托邦意识却能追溯到希伯来时期。乌托邦以一种文学类型的形式出现,但乌托邦的内涵和外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在各个领域产生影响。20世纪的反乌托邦以矫正乌托邦的缺憾而出现,影响深远。到了20世纪后半期,西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两次宣告乌托邦终结,但另一些知识分子则为乌托邦正名,肯定乌托邦精神,认为乌托邦只是进入了新的阶段,只要乌托邦精神不消失,乌托邦也就不会终结。鲍曼根据乌托邦在新千年呈现出来的特征,将其称之为逆托邦(或怀旧的乌托邦)。鲍曼发现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未来失去了信心,转而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过去。鲍曼在《怀旧的乌托邦》中对这一历史倒退现象进行剖析和批判,肯定乌托邦的精神和价值,企图唤起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希望,重拾乌托邦之梦。本文以鲍曼《怀旧的乌托邦》作为切入点,阐述乌托邦在流动的现代性中的新特征以及鲍曼后期的乌托邦思想,站在文化反思的角度反思《怀旧的乌托邦》一书的价值,挖掘其对乌托邦未来发展的启发,以及其对怀旧这种文化审美现象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