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明、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演进,促使当今社会步入更多、更大的风险之中,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公共危机往往一触即发,不仅如此,危机的爆发力、破坏力还易形成指数级增长,在公共危机治理上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严峻挑战。由此可见,培育、提升政府、社会在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能力已是大势所趋甚至迫在眉睫。尽管我国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系统已经在各级政府得以建立,但受“一案三制”的不完善,问责机制的“失灵”,学习机制的缺乏,容灾机制的缺位,多主体治理中的权责利益不均等制度内生的客观因素,以及地方官员在利益驱动下的不作为或消极作为的理性经济人行为选择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不乏各种虚假治理现象的出现,致使某些公共危机治理失效,导致了不少不必要的损失。在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各种问题难点的背后,实质上是我国客观环境(政治、科技、自然环境)的制约,总体危机意识的不足,顶层战略规划和内部系统指导理论的的缺乏。通过对公共危机中虚假现象的梳理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完善法制与体制机制,建立公共危机综合治理机构及第三方评定机构,强化政府对新兴媒体的利用并与其保持信息通畅,培育我国官员及公民的危机意识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