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生产者服务贸易与消费者服务贸易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即对要素积累的具体影响效应。运用的主要为理论模型构建,并利用中国异质性服务贸易、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水平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定性、定量的与不同国别进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模型构建方面,本文通过利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与改进Baumol(1967)的两部门宏观模型,从而建立出新的模型,推导出两部门服务贸易对要素积累效应的影响效应,即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当γc>γp时,即消费者服务贸易的生产率更高时,则表现为消费者服务贸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比生产者服务贸易更加明显,也会更利于在同等情况下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劳动投入;生产者服务贸易对物质资本积累、技术水平的促进效应相对更明显。当γc<γp时,结论则相反。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利用文中的9个模型以及中国历年的数据回归得出结论。实证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理论模型所得到的结论,并总结出中国近十几年跨境交付与商业存在形式下的异质性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的具体路径。还得到结论,跨境支付与商业存在形式的本质不同也会导致我国异质性服务贸易对要素积累的效应不同。本文还将跨境交付形式下的异质性服务贸易进一步细分为11个子行业进行具体研究,得出了细分行业对要素积累的不同影响。在国别对比研究方面,本文将中国与其他服务贸易大国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并力求得出可借鉴的对象与方法。在一系列研究得出结论后,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充分重视“人”在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2)加强发展跨境交付形式下的生产者服务贸易;(3)大力发展跨境交付形式下消费者服务贸易中的政府提供服务;(4)培养金融人才,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5)优化商业存在形式服务贸易结构;(6)尽快出台我国的FATS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