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血缘或地缘等文化纽带联结而成的精神共同体,文化要素是社区的实质。上世纪90年代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城市内的单位人纷纷转变成为社区人,行政时代留存的城市社区公共性逐渐弱化。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以商业住宅为主要形态,社区成员关系疏离,社区内部社会资本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社区认同日渐瓦解,社区文化的纽带作用不断衰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重建城市社区共同体的任务紧迫。K社区是本文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K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依附在自上而下宏大的国家叙事之中,社区内部的科普文化、奥运文化以及志愿文化等文化资源疏于开发和挖掘,K社区本地特色文化和精神风尚缺乏多样性的表达。而且在社区文化建设所涉及的相关资源、设施和人力等资源过度依托行政力量,类似于运动式的文化建设方法使K社区内部文化建设缺少持久性制度支撑。雷德菲尔德曾用大传统和小传统阐释主导性文化和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认为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地方性和行政性双重内核,其建设过程需要在大传统和小传统之中寻求平衡。研究者认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阶段和新问题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科学方法介入,社会工作者坚持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能够满足社区成员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多元化需求,催化社区共同体再造。社区文化建设要重视社会逻辑和文化逻辑.从文化建设的内容维度看,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在主流的家国叙事下发掘社区的地域特色和精神内核。从过程维度来看,社区文化建设既需要社区内部社会资本铺路,又要带动社区资本的再生。从社区文化建设成效的纬度来看,社区文化建设既是一项发掘和培育社区文化品牌的工作,又是一项以文化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文化建设须要达到真正使社区居民受益的成效。本文经验材料来源于笔者在实习期间亲身参与的K社区文化建设项目,该项目遵循地区发展模式,从扩展社区文化空间、挖掘社区文化记忆与历史和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品牌三个大方面着手,借助K社区内部的奥运志愿文化、孝文化和科普文化三个抓手开展以“社区作品”为主线的文化活动。社会工作者认为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社区成员的主动参与而不仅仅是参加,居民参与和居民参加的主要区别在于社区成员是否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投入了智慧、付出了努力。整体上看,本文主要内容以社会工作参与城市社区文化重构实践为核心,从微观的社区历史文化脉络出发,运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K社区文化建设中社会工作介入的个案分析和经验总结,阐释了社区文化建设与共同体培育的内在机理与功能价值,分析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逻辑与规律,探寻了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机制,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治理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