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信作为渗透率极高的一款社交媒体应用,以其及时性高、交互性强的特点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大学生作为伴随科技成长的一代,其社交媒体的接触量与使用水平都较高,更是微信用户的典型代表,他们乐于在微信上表露个人信息,但内心却对隐私泄露充满担忧。这种意识与行为之间的不匹配被称为隐私悖论,即大学生用户具备较高隐私关注却依然积极进行自我表露的行为。本研究对既有文献进行回顾整理,以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与隐私计算理论为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作为渗透率极高的一款社交媒体应用,以其及时性高、交互性强的特点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大学生作为伴随科技成长的一代,其社交媒体的接触量与使用水平都较高,更是微信用户的典型代表,他们乐于在微信上表露个人信息,但内心却对隐私泄露充满担忧。这种意识与行为之间的不匹配被称为隐私悖论,即大学生用户具备较高隐私关注却依然积极进行自我表露的行为。本研究对既有文献进行回顾整理,以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与隐私计算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中隐私悖论的影响因素:感知风险、感知收益、隐私关注、隐私管理、自我表露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对隐私悖论成因这一关键问题形成合理观照并透过对隐私悖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而为突破隐私悖论困境寻求有效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建构模型的4个潜在因素变量,感知风险、感知收益、隐私关注、自我表露路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知风险正向显著影响隐私关注(效应为0.222);感知收益负向显著影响隐私关注(效应为0.106);感知收益正向显著影响自我表露(效应为0.217);隐私关注正向显著影响自我表露(效应为0.477)。随后通过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隐私管理对于隐私关注与自我表露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当隐私管理水平较低时,隐私关注对自我表露的影响较大,当隐私管理程度较高时,影响则相对平缓。研究发现通过对隐私悖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大学生微信使用中存在隐私悖论问题,而大学生微信使用中感知风险与感知收益间的理性博弈又是产生隐私悖论的主要原因,同时大学生微信使用中隐私管理正向协调隐私悖论问题的发展。此外对于突破隐私悖论困境的有效路径包括:提高大学生的在线隐私素养、提升微信平台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意识与技术支持、完善隐私法律保护体系三个方面。
其他文献
施蛰存的小说中,存在着明显对立的两个空间:一个是化名为×州,实则是其曾经生活过的杭州、苏州和松江等地,另外一个则是灯红酒绿的上海都市。光怪陆离的欲望都市上海与周边传统质朴的乡土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都市洋溢着车水马龙的喧哗,小城镇和乡村则充满自给自足的宁静。因此,恬静安逸的乡村不自觉地成为都市人被繁忙生活“挤压”后的精神疗救之所在,同时乡村文明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占主导地位的都市话语影响,加上乡村文
武王克商作为先秦历史上一件改朝换代的大事,从西周开始到汉代初期,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文献对此都有所记载。如《尚书》《诗经》《逸周书》《左传》《古本竹书纪年》《史记》等,都对武王克商进行了丰富的书写。因此文章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热点问题在秦汉时期文献中的文学书写,综合运用传统文献与新出土青铜铭文的资料进行论证,将文献中对武王克商故事的书写进行比较分析和梳理,以对武王克商故事在秦汉时期文献中的书写
金云楚乃朝鲜王朝后期的诗妓,一生创作了二百四十五题三百三十六首汉诗;于1831年嫁与身份显赫的金履阳为妾,因诗妓出身的特殊性,其交游广泛,还参与创办了朝鲜第一个女性文学社团——“三湖亭诗社”,在朝鲜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云楚奇玩》和当前收金云楚诗最全的《云楚堂诗集》作为文献基础展开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真实”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在关于非虚构文学的讨论中,“真实”却受到诸多质疑。本文以非虚构文学“真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主要依托《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作品,考察非虚构文学作家的主体意识介入、呈现以及审美效果。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梳理了非虚构文学的研究现状,界定了非虚构文学和作家主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提出关于非虚构文学真实性问题的疑问。第一章从非虚构写作前
表物三音名词是三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以及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中所收录的表物三音名词为研究对象,以理据学为基础理论,引进理据学中的理据元分析法,对1978个表物三音名词的理据元进行划分并分析,揭示其理据元的分布规律和理据的特点,同时比较不同类别的表物三音名词理据元
综观葛亮的作品谱系,“都市”一直是其文学创作关注的重点之一,这源自他的都市生活经历。而深入文本内部后,可以发现与“都市”遥相呼应的另外一个主题——“文化”。在他都市观念的背后,呈现的是不同向度的文化场域。不同文化向度的表征及其对话,是葛亮一再关注并实践的文化命题。历史名城南京与现代都市香港的双城生活经历,使葛亮陷入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对峙中,促使其审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并激发了创作灵感。因此,葛亮的小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作家。作为一名短篇小说作家,卡佛在创作中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他习惯于把人物放在一个尽可能明显的环境中,展现人在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在卡佛的小说中,空间也能对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本文认为,卡佛通过空间书写来表现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表达出“个体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特征。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
《清平乐》是唐宋时期最流行的词调之一,唐宋两代传存《清平乐》词共383首。从创作数量来看,《清平乐》在唐五代词坛上名列第13位,在宋代词坛上名列第14位,一直保持着较前列而又较稳定的流行态势。此调始见于唐代,应首见于盛唐时代李白的应制词,随后在晚唐五代经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润色,带着绮丽妩媚之风进入宋代词坛。北宋时期晏殊、晏几道、贺铸、毛滂等人将《清平乐》推向了创作的高峰,此调经历南渡时期
本研究以修订层次模型和注意假设为理论基础,探究母语注释和外语注释对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词汇习得和保持的影响及学生对不同注释的态度。来自河北的163名高中生参与了该实验。首先,研究者将所有被试分成高,中,低三个语言水平组;然后每组学生又被分配到母语注释和外语注释两组。实验中,学生首先需要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完成词汇测试即词汇知识量表,该测试并未事先告知学生。一周后,学生再次参加该项词汇测试,即为延时后测
本文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视域融合理论为切入点,对林戊荪《论语》英译本进行探究。论文重点介绍了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三大核心概念,即理解的历史性和前见、效果历史、视域融合,并阐述了它们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林戊荪是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原文视域、读者视域、译者视域的融合进行讨论,旨在探究该译本呈现出来的特征,挖掘译本可资借鉴之处,以期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典籍英译有所助益。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