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知名的抒情大家,他的作品渗透着浓浓的抒情气息,他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无论是对抒情作品的创作,还是对抒情理论的阐发,沈从文均著述颇丰。而目前众多学者的研究指向的是沈从文的作品研究,部分学者对沈从文的文学理论进行了深挖,然而对这一抒情大家的“抒情理论”却缺乏深入细致、系统性的研究发掘,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空间。
本研究着重从沈从文抒情理论的内涵、沈从文抒情表达理论、沈从文抒情理论的价值来进行分析。旨在厘清沈从文对“情”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对“抒情”的认识和具体操作究竟如何实施的论述以及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
第一章重点分析沈从文抒情理论的情感内涵观。情感内涵观念是沈从文抒情理论的基础。简单来说,沈从文对情的理解包含了三大块最基础内容,即情绪、情欲、情感,三者均是沈从文概念里的“情”之所在,但含义不尽相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喜、怒、哀、乐、忧都是人的惯常情绪。而情欲则指向“欲念”、“欲望”,尤指“对异性的欲望”。沈从文对情的论述中,除情绪外,对情欲的关注也尤其多。最后是情感,情感则是带有理性的爱憎、反感、悲悯,这些都是沈从文抒情操作里的惯用材料。
第二章探讨了沈从文的抒情表达理论,详细分析了从“共情”到“重造”表达的目标指向。具体的抒情步骤则分为四大步:“情感的发炎”、“情绪的散步”、“情绪的体操”、“抽象的抒情”,由此步步推进。此外,由于情绪、情欲、情感在抒情表达中的运用的区分,出现了沈从文所传达出的三种抒情的偏向,即情绪占比远大于情感加情欲所导致的倾泄失控、情欲占比远大于情绪加情感所指向的,由情欲主导的人性讴歌及情感占比远大于情绪加情欲所指向的情感主导的神性赞歌。在抒情技巧的应用方面,沈从文突出表现在跨媒介抒情技巧的应用,多处将创作音乐及创作绘画的手法转移到文学中来,实现了跨媒介创作手法的融合。
最后一章分析沈从文抒情理论的成因与价值。沈从文抒情理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沈从文的跨媒介抒情、诗化审美抒情、实践操作抒情法开创了一个具有十足个性的以情论抒情的诗性抒情理论新范式。这一理论影响了大批的文学作家与民众,在现代抒情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研究着重从沈从文抒情理论的内涵、沈从文抒情表达理论、沈从文抒情理论的价值来进行分析。旨在厘清沈从文对“情”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对“抒情”的认识和具体操作究竟如何实施的论述以及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
第一章重点分析沈从文抒情理论的情感内涵观。情感内涵观念是沈从文抒情理论的基础。简单来说,沈从文对情的理解包含了三大块最基础内容,即情绪、情欲、情感,三者均是沈从文概念里的“情”之所在,但含义不尽相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喜、怒、哀、乐、忧都是人的惯常情绪。而情欲则指向“欲念”、“欲望”,尤指“对异性的欲望”。沈从文对情的论述中,除情绪外,对情欲的关注也尤其多。最后是情感,情感则是带有理性的爱憎、反感、悲悯,这些都是沈从文抒情操作里的惯用材料。
第二章探讨了沈从文的抒情表达理论,详细分析了从“共情”到“重造”表达的目标指向。具体的抒情步骤则分为四大步:“情感的发炎”、“情绪的散步”、“情绪的体操”、“抽象的抒情”,由此步步推进。此外,由于情绪、情欲、情感在抒情表达中的运用的区分,出现了沈从文所传达出的三种抒情的偏向,即情绪占比远大于情感加情欲所导致的倾泄失控、情欲占比远大于情绪加情感所指向的,由情欲主导的人性讴歌及情感占比远大于情绪加情欲所指向的情感主导的神性赞歌。在抒情技巧的应用方面,沈从文突出表现在跨媒介抒情技巧的应用,多处将创作音乐及创作绘画的手法转移到文学中来,实现了跨媒介创作手法的融合。
最后一章分析沈从文抒情理论的成因与价值。沈从文抒情理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沈从文的跨媒介抒情、诗化审美抒情、实践操作抒情法开创了一个具有十足个性的以情论抒情的诗性抒情理论新范式。这一理论影响了大批的文学作家与民众,在现代抒情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