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晰生态敏感性变化特征对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管理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区生态敏感性特征及其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响应特征仍不清楚。因此,本文以祁连山东段为研究区域,在相关学科理论支撑下,基于2001年、2009年的Landsat TM数据、2017年的Landsat OLI数据,运用ArcGIS、ENVI、FRAGSTATS等软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构建生态敏感性模型,对祁连山东段斑块类型水平上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动态变化和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敏感性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响应,以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影响,为祁连山区的管理与保护,水土流失的控制,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斑块类型水平上,2001—2017年草地在整个景观中面积和斑块数量最大,是整个景观中的优势景观组分;其次是裸地、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冰雪和水域的面积与斑块数量最小。各景观组分之间面积、数量、形状变化都存在差异。灌木林地的面积、数量都在增加,在整个景观中是稳定的;乔木林地、水域和冰雪的面积、数量在减小,在整个景观中是不稳定且脆弱的;裸地的面积在增加,数量在减小,在整个景观中是稳定的;草地的面积在减小,数量在增加,在整个景观中是不稳定的。草地的形状越来越复杂化,其余景观组分的形状趋于简单化。(2)在景观水平上,2001—2017年祁连山东段景观的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破碎度以及分离度增加幅度大于减小幅度,总体上在增加。景观整体多样性水平、异质性程度、破碎化程度均增大,各景观组分不断离散且向着均匀化趋势发展。(3)2001—2017年,在斑块类型水平上,裸地、草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水域和冰雪的生态敏感性都处于低敏感性水平。在景观水平上,祁连山东段生态敏感性处于低敏感性水平,总体上敏感性在不断增加,有向中度敏感性水平发展的趋势。(4)在斑块类型水平上,各景观指数对生态敏感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破碎度、斑块数量对生态敏感性影响较大,其次是斑块数量百分比、分离度、斑块类型面积,分维数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最弱。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度和分离度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较大,其次是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总的来说,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造成景观和生态敏感性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景观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