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布局调整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进入21世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法规,这使我国的学校布局调整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布局调整阶段。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本研究以靖边县为例,通过布局调整中的利益主体之一——农民,来论述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认同情况。调查根据阶层将农民划分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通过对这些不同阶层的农民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熟悉状况、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状况以及布局调整政策的评价来进行调查,分析深究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的认同的原因,深究引发农民对布局调整政策认同冲突的原因,从而提出化解农民对布局调整政策认同冲突策略。论文首先阐述了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从1999年至2011年的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文献综述,根据近些年的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见解,并根据其中的不足,展开本文的论述。其次,文章主要通过文献法梳理了靖边县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的大背景,即从1986年义务教育实施以来的关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及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通过对认同概念的辨析,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的认同情况。文章结合实证调查来论述布局调整中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认同的具体情况,通过对靖边县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从2001年至2011年的农村学校及学生数量变化的调查,对靖边县的农民的访谈来分析靖边县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认同及认同冲突的具体表现,从而从微观层面对学校布局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揭示,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再次,文章根据实证调查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所实施的布局调整的社会大背景,探究引发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认同冲突的根源,从而得出化解冲突的建议。引发农民认同冲突的根源,主要由包括社会大背景下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城镇化进程过快与我国基本国情的不符的冲突、以及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由此引发了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认同冲突。此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由于政策本身的价值取向以及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引发的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的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农民的认同冲突。最后是关于农民自身问题的原因,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在布局调整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利益,出现了“有委屈不会说,说了别人也不听”的现象。这不仅是因为农民是弱势群体,也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了自己的维权意识的单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的价值观的变迁也是影响农民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认同的缘由之一最后,文章根据实证调查结合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化解靖边县农民对学校布局调整认同冲突的建议,期望本论文能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当今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不仅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能保留自身特有的文化气息。同时也希望我国的农村教育能够生机勃勃,农村的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