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针对艺术院校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特殊性的现象,论文对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生命教育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探求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精神的充实、个性的发展以及情感兴趣的满足,体现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和融合。本文的研究旨在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生命价值取向的理论,开拓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使艺术院校的语文教学在符合师生生命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理想境界。 本研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接受美学等为理论基础,对语文教学生命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及意义阐释,认为语文教学生命教育不仅是对艺术院校传统语文教学中缺失部分的关注,更是唤醒语文课堂生机,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以教材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为教学内容,以发展性评价为考核手段,在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接近人的生命和灵魂的”,艺术院校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应以民主平等、自由发展、幸福快乐、尊重个性为原则,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师生在深入感悟文本、质疑思辨中领悟生命的要义,提升自我的境界。 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第二部分,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的理论建构;第三部分,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对策;第四部分,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实施的效果及其思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表明: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生命”的关注和关怀,应成为艺术院校语文教学始终如一的发展方向。这既是语文学科自身具备的性质所决定,也是时代发展以及艺术院校的特殊教育规律赋予语文教学的新使命。 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自己在艺术院校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进行理论总结归纳,或许有偏颇之处,但希望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能够开辟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倡导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成功体验。由此,在国内开展成功教育良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边缘化的实际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资源日益丰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多媒体资源,尤其是视频资源,由于包含了生动丰富的多种信息,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
本论文是关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缺失研究,论文以制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制度缺失的几种类型,对各种不同的制度缺失进行了介绍说明,进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Web的各种应用环境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基于网络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多媒体承载特性非常适合英语教学,各种各样的大学英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