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个体出行目的地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个体产生海量签到数据,成为分析个体出行移动规律和目的地预测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数据源。预测个体出行目的地,在交通流量预测、位置推荐和疫情防控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如何获取高效的个体嵌入表征,如何对个体行为进行建模是本文中重点研究的问题。针对个体出行目的地预测研究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预测方法。(1)基于指数衰减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方法。现有的模型缺少对个体复杂出行模式的关注,本文融合时间序列、事件描述和出行位置等多元信息,构建基于事件感知的表征学习技术,获得个体在潜在空间中的低秩向量表达。针对传统方法对数据中潜在信息挖掘不充分等问题,本文在对个体出行轨迹进行频繁序列模式挖掘的基础上,结合指数衰减模型提出了类别重要性衰减学习策略,强调不同历史轨迹对当前移动状态产生的影响,获得高效的个体嵌入表征。最后,本文将个体嵌入表征作为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有效地捕获到基于事件感知的个体出行时空转移规律,提高出行目的地预测的准确度。(2)基于注意力机制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效率,本文还设计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神经网络的多模块嵌入循环神经网络,该网络由历史注意力模块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块构成,仅使用个体出行的位置序列、时间信息,就可以学习到个体的周期和序列转移规律。本文将个体出行轨迹分为当前状态和历史状态两部分,其中,历史状态作为历史注意力模块的输入,通过设计基于权重自学习的历史注意力学习机制来捕获个体周期性转移规律。另外,本文将当前状态输入到循环神经网络模块中,捕获个体序列转移模式。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简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效率的同时,可以获得准确的预测结果。为了验证上述两种预测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交网络签到数据集Twitter和Foursquare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方法在个体出行目的地预测研究问题上,均可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其他文献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有机物脱水在工业上具有重要需求。T型沸石分子筛的八元环孔道直径为0.36 nm×0.51 nm,硅铝比适中为34,亲水性和耐酸性优良,T型膜的孔道大小适用于异丙醇脱
强迫振荡柱体尾流的控制是涡激振动控制的基础,在海洋、民用和航空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在本文中,主要是通过在尾流中心线上放置一块隔离板来抑制横向振荡柱体尾流
21世纪,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化石燃料的持续使用及日益枯竭给环境和能源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人们正在引入氢作为绿色能源载体并替代化石燃料。这是由于氢气具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不同民族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的差异。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7个市或地区,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汉、维吾尔和哈萨克族35岁及以上成年人1461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5757名,维吾尔族4767名,哈萨克族4094名。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计算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并对3个不同民族
在汉语课堂中,教师对汉语学习者的话语偏差进行修正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课堂中的口语修正对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汉语课堂修正这一领域中,但是总体而言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对高级汉语课堂修正进行研究,发现高级汉语课堂中的修正的结构及其策略有利于推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发展。本文共分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解决非线性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解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世界的非线性现象。因此,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法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
隧道及地下工程是21世纪很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但目前国内对于专业化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行业以及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很少。随着绿色工程、人防等要求,促使了该行业的
随着注塑行业的迅猛发展,注塑产品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如汽车、电子产品、生活日用品、航空航天领域等,由于其质轻、抗腐蚀、耐用等优点,注塑产品正逐渐成为各行各
好川墓地位于浙、闽、赣交界处的遂昌县,整个墓地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晚期至夏末商初。好川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此地区考古学的空白,对于研究良渚文化晚期族群外迁以及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交流互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好川墓地出土的玉器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方面,通过对好川墓地出土玉器的类型学分析,将好川墓地玉器分为三期;另一方面,通过好川墓地的制作工艺与玉料来源看,好川墓地出土玉器的文化内涵中不仅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