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通过对现有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运用博弈论相关理论研究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策略互动模式,及其影响管理效果的机制,揭示当前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实践中诸多现象和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干预策略和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果的政策建议。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理论应用为基础,采用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数理分析、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完善分析框架,以现场调查和权威数据为支撑,做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确保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实用性。3.研究结果(1)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受多方因素影响,尤其是相关利益主体的活动,它们在资源、影响能力、利益诉求等方面密切联系,通过不同的博弈活动和策略选择影响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2)时间偏好和投入回报率制约着政府对慢性病管理投入的主动性,通过强化绩效考核、加大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政府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和信心。政府应通过增加慢性病管理的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管理制度、完善监督考核体系、促进机构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等方式强化保障群众健康的责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上的努力程度直接受相应补偿水平和成本的影响,对于前者,应在科学的绩效考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辅以严格的监管;对于后者,应通过可降低成本系数的系列活动解除机构的顾虑。(3)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柠檬货”市场模型显示了慢性病保险市场可能面临的崩溃危机,同时基于患者对自己医疗费用的筹资责任,进而强调了对社会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而在考虑社会保险的“低水平”原则无法满足部分群众更高需求,以及可能产生的寻租问题时,我们也应鼓励商业医疗保险的介入。(4)在就诊博弈模型中,不同医疗机构对患者诊疗活动有着不同的策略选择,大医院占优策略是“大病高努力、小病低努力”,基层医疗机构反之。作为相机策略,居民患大病到大医院永远是优势策略,但患小病时则会产生“边界”,即在全面考量成本和收益时可能任何一种策略都不占优,此时,合理的“谢林点”设置可以为患者到基层就医提供有效激励。然而,患者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病情,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慢性病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通过完善的双向转诊机制矫正居民对就诊机构的“错误”选择。4.研究结论在慢性病社区管理实践中,利益相关主体之间通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选择对慢性病管理施加正面或负面影响。政府作为“游戏规则”制定者,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对相关主体的策略行为进行调节,应保证投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形式引导机构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为慢性病纳入医疗保险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转诊体系,引导患者合理就医。5.政策建议(1)提高政府对慢性病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居民健康的保障责任;(2)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3)建立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导,商业医疗保险为辅助的慢性病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4)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转诊体系,引导居民合理利用医疗服务;(5)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实现慢性病管理的全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