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考察了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的形成、确立与发展过程,全面梳理、分析了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与芝加哥学派之间的关系。在厘清其理论发展脉络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该理论所带来的对互联网时代全新社会互动形式的启示。本文第一章认为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有着广泛而复杂的思想源头,在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更呈现出对传播学影响重大的两种不同范式的交锋。因而,考察符号互动理论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演变与承续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接下来本文的第二章主要梳理了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思想产生的社会思想环境。首先,通过厘清德国唯心主义传统、美国实用主义传统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对米德的影响,从而在具体思想环境中把握米德理论的来源。其次,对齐美尔的自我理论、詹姆斯的自我概念、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以及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的阐述,则是为了更为系统地把握米德思想核心概念的渊薮。最后,选择“符号”、“自我”、“社会”,这三个米德理论框架的基点,以此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特色。第三章主要是从芝加哥学派的两次兴起和衰落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去看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本文以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轨迹为切入点,考察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成长历程,从而对米德的理论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第四章则是将符号互动理论置于大数据时代所产生的新的人际交流方式的背景下去思考米德理论的价值以及其所带来的启示。本文认为,大数据时代和社会化媒体的盛行更好地实践和体现了符号互动理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