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问题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和人本身的社会发展问题,包含了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为起点,通过思想政治教化,来推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随着民生问题的发展而改变、调整和创新。本文从三个方面探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民生问题之间的关系。从物质层面上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人们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品质、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并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进经济的发展。从政治层面上讲,民生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生存或者生活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深层次探究的是民权问题。人们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上政治层面上的问题,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等于是脱离于现实的空谈,这样也就无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精神层面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基本手段,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民生思想和意识,形成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文化。在人的需要体系中,精神层次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要想更好地解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中国,民本教化思想一直贯穿了几千年,这一教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但解决民生问题仅仅是统治需要下的安民之策。近现代的中国,战争不断,局势动荡,根本谈不上解决民生问题。有志之士,也只能空怀理想和抱负。历史将重任交给了中国共产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可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无论是发展生产力还是改变生产关系,其核心和宗旨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所以在那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物质产品并不丰富的时代里,我们初步解决了民生问题。但是其教训也是深刻的: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就没有人民的生活富裕,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吸取了毛泽东时代的教训,看到了生产力发展对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定作用,所以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有一个根本的着眼点: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实践证明,民生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问题,它还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民生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的问题,它还是权利和社会公平诉求的问题。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前列,而同时我们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民生问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成为时代的呼声,以公平为核心和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党和政府的面前,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民生”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和力度也是空前的,而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