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化视角下《纽约时报》涉华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倾向的实证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报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为广泛的一种传媒方式,一直以来倍受关注。美国的主流媒体之一《纽约时报》的涉华新闻报道也自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是回顾发现,以往大部分研究都是选取政治新闻或金融危机、罢工等轰动事件作为分析对象,对新闻主旨的探讨在语料选择上不够全面。   名物化是非常普遍的语法隐喻现象,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外四大主流语言学派都就此研究进行了考察,然而只有系统功能学派为名物化的详尽和系统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并成功运用于科技语篇的研究。基于韩礼德对科技语篇中语法隐喻的研究背景,本文归类了五种名物化类型,即性质到实体、过程到实体、环境成分到实体、连接成分到实体和零位成分到实体的转换。   基于以上两点,本文以语法隐喻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各板块所占比例随机抽取2010年间30篇涉华报道,通过Systemic Coder工具对所选语料中名物化现象进行识别并运用SPSS数据软件统计分析,试图探寻涉华报道中名物化现象分布和意识形态功能以及《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倾向。   通过Systemic Coder与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在语义层面从过程到实体的转换出现频率最高,性质到实体的转换其次,最后是零位成分,环境成分和连接词到实体的转换;在词汇语法层面对应为动词到名词转换最为频繁,形容词到名词紧随其后,名词补充位居第三,接下来是介词和连词到名词的转换。研究发现:   首先,与其他类型文本相比,所选语料名物化比例相对突出,并且排除英汉表达方式上的细微差别,英语原版中名物化比例明显高于其相应译文中名物化比重,由此说明语料中存在明显的名物化过度使用现象。其次,以语料中典型句子为例,结合事件发生的中国背景探讨语篇中名物化功能及其意识形态倾向性,发现通过频繁使用名物化现象,语篇起到了人际关系隐形化、时间标准神秘化、焦点信息改变化和语用效果预设化的交际效果,扭曲了中国积极健康的形象。   最后,根据以上五种类型与四种作用对语料中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名物化现象进行的分类与统计结果表明,第二种名物化类型在四种功能中均占比重最高,其他名物化类型在剩余功能中均较低。由此我们推论出从过程到实体的名物化转换是《纽约时报》出于意识形态影响诋毁中国健康形象最普遍与最频繁使用的形式。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一次深入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机遇。而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执行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目标
托尼·莫里森的《慈悲》被文学评论家们评为《宠儿》的前序和其迷人的姐妹篇,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小说描写了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对黑人、印第安土著和白人契约劳
互文性是西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潮和现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批评话语分析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费尔克劳提出从显性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个角度进行互文性批评性分析,旨在
理查德?拉索是当代美国文坛的一位新兴作家。《帝国瀑布》是他的第五部小说,一经出版便大获好评,赢得了2002年的普利策小说奖。该作品以缅因州的一个虚拟小镇为舞台,围绕几个家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在哲学范畴内讨论语音和意义的任意性关系。之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其所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又提出了任意性原则,该观点被后来的语言学家证实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当时的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却存在大量的问题,如不人道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