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漏斗胸经Nuss手术治疗后胸椎侧弯度的改变情况,为选择Nuss手术时机和早期诊治Nuss术后胸椎畸形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至2018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Nuss手术治疗总共95例漏斗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年龄是否大于12岁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根据手术前是否合并有脊柱侧弯(Cobb角≥10°)将患者分为脊柱侧弯组与非脊柱侧弯组;根据漏斗胸严重程度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漏斗胸经Nuss手术治疗后胸椎侧弯度的改变情况,为选择Nuss手术时机和早期诊治Nuss术后胸椎畸形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至2018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Nuss手术治疗总共95例漏斗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年龄是否大于12岁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根据手术前是否合并有脊柱侧弯(Cobb角≥10°)将患者分为脊柱侧弯组与非脊柱侧弯组;根据漏斗胸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漏斗胸组、中度漏斗胸组和重度漏斗胸组;根据手术前胸廓是否对称将患者分为胸廓对称组与胸廓不对称组;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较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分别于Nuss手术前、手术后行胸部CT检查评估漏斗胸的严重程度(Haller指数),行胸部X线检查测量胸椎侧弯度(Cobb角)的改变情况,评估Nuss手术前后漏斗胸严重程度及胸椎侧弯度的改变情况。对比不同组间胸椎侧弯度是否有差异,同时对比配对组间手术前后胸椎侧弯度变化情况。结果:总共95例漏斗胸患者纳入研究,漏斗胸术后胸椎侧弯度(Cobb角)较术前增大(Cobb角:术前3.77±4.12°vs.术后6.28±6.38°,P=0.04);早期手术组共36例,晚期手术组共59例。早期手术组术前术后的胸椎侧弯度均小于晚期手术组(术前Cobb角:早期手术组2.38±2.79°v.晚期手术组4.44±4.15°,P=0.005;术后Cobb角:早期手术组4.77±7.72°vs.晚期手术组6.28±6.38°,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胸合并脊柱侧弯术前术后均为9例,漏斗胸是否合并脊柱侧弯与术后胸椎侧弯度的变化无关,侧弯组术前Cobb角平均为12.89±3.59°,术后Cobb角平均为9.11±7.72°(P=0.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斗胸的严重程度与术后胸椎侧弯度的变化无关,轻度漏斗胸组术后Cobb角平均为4.93±3.45°、中度漏斗胸术后Cobb角平均为4.50±0.58°、重度漏斗胸术后Cobb角平均为4.28±4.99°(P=0.896),各组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低体重组术前Cobb角平均为4.23±3.44°,术后平均为4.44±4.15°,P=0.064;正常体重组术前Cobb角平均为3.50±2.12°,术后平均为7.34±6.15°,P=0.1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身高体重指数(BMI)对术后胸椎侧弯度有影响。结论:漏斗胸Nuss术后胸椎侧弯度(Cobb角)较术前增大,但未达到脊柱侧弯(Cobb角≥10°)的诊断标准,超过12岁手术可能加重漏斗胸患者的胸椎侧弯度。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情况及心脏左室重塑情况,分析PA患者左心室重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PA患者中MS及其组分与左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01月0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P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人体成分中的肥胖相关指标特别是内脏脂肪面积,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性,探索早期发现DPN高风险T2DM人群的新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3例T2DM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
目的:探讨angiosome理念指导的腔内再血管化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血管外科出院的71名糖尿病足患者(72条患肢)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脂指数、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合并的基础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检验学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患肢血供情况(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
目的:跨膜蛋白24(Transmembrane protein 24,TMEM24)在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干预对TMEM24的作用以及TMEM24基因表达水平对脂毒性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PA对TMEM24的影响:(1)采用体外培养的βTC6细胞,设置三个不同PA干预浓度,分别为0.25mmol/l、0.5mmol/l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本院因升主动脉根部疾病而进行Bentall手术所致患者的相关病例数据资料,总结其临床经验,客观地评价Bentall治疗各种主动脉根部疾病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对在我院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317例行Bentall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及其随访研究成果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患者的病例数据资料,讨论了手术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了并发症可能会发生
【目的】探究不同胆囊干预策略下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结石复发的概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阐明胆囊在胆总管结石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01月-2018年01月首次因胆总管结石就诊于我院行ERCP取石治疗的患者共562例,排除合并胆道肿瘤、ERCP后结石残留、数据缺失以及失访的患者后,共355例,随访3年,其中复发者75例,未复发者280例,总复发率21.13%。将355例患者按照不
背景及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颈椎前路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规术式。ACDF术中置入椎间融合器,对椎体间的撑开作用有助于神经根的减压,但过度撑开可能会损伤后方韧带、小关节,引起术后颈部疼痛不适。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ACDF椎间关节撑开程度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
目的经椎旁入路微通道显微椎管减压(paraspinal mini-tubular lumbar decompression,PMTD)技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技术均已广泛应用于治疗I度退变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但二者手术方式与手术理念各有优势,关于PMT
目的:通过检索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人工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价,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Cochrane协作网建议的检索策略,收集有关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试验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2020年12月,通过计算机在Pubmed、Embase数据库、Medin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但当肝脏受到极大的损伤、大范围肝脏切除或者肝脏移植,其再生能力都会受损。肝脏不能行使正常功能,将导致不良预后,甚至肝脏的功能衰竭,因此肝再生对肝切除术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广泛应用于包括麻醉和重症监护的围手术期管理,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但对肝脏再生的作用未知,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肝再生的作用。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