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媒体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化和互动化,既使人们方便快捷的得到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同时大量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可能假的变真的,真的变假的,没有公平性。虚假信息若得不到有效的甄别与控制,会对受众及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要控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产生以及无序的传播与泛滥,减少虚假信息给社会的危害和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就必须在网络技术的辅佐之下对受众进行规范性教育,正确引导网络传播主体,加强政府管控力度,创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所以必须对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 本文以新媒体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中,综合利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大量的社会事实总结出受众对新媒体信息甄别能力的内涵以及信息甄别能力的基本属性。通过分析社会转型期大背景下各种社会因素对新媒体的影响,揭示了受众的信息甄别能力受到了受众自身的素质和外部传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提高受众信息甄别能力的主要措施。 其中信息甄别能力主要措施有提高受众自身素质、优化信息传播环境、完善政府信息管控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四个方面,本文的主要部分也就是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提高受众信息甄别能力的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包括受众个人、传播环境即媒体人的约束和政府层面的信息、法律管控和意识形态。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帮助受众在日常生活、媒体人的约束、科学研究以及政府相关法律条文的规范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际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