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以H市公安民警为例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以警为本”,强化“人文关怀”,是做好新形势下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议精神的必然选择,更是将公安队伍打造成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的重要抓手。当前,公安机关倡导的“人文关怀”更多地是针对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者甚少,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开展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对提升公安民警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论文以H市公安民警为例,从公安民警的主体视角,借助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个别访谈和实证分析与学理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问题展开实证研究。论文中对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人文关怀内涵和内容体系建构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界定,认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对公安民警个体合理诉求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关怀,其内容建构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健康、价值多个层面;提出了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中,必须坚持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相结合、平等民主、客观科学、严管与优待并重的原则;并从树立“以警为本”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尊重和满足公安民警个体发展的合理诉求、丰富和创新“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强化“人文关怀”的运行保障、提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五个方面进行了对策探讨,以期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启发和助益,为今后学术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从西方发现中国那一刻起,西方的中国形象就不断的在变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迅猛发展,西方世界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中国,从各方面都加强了对中国的关注。   澳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如何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也面临
简约,一般是指简单又不失约控,约控则体现在对于传统文化与自然文化的提纯、点睛或创意.这是设计中“点亮”的成分,让设计摆脱了简陋,得到了升华.设计就有了灵魂,产品就有了
期刊
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也积累了产业和技术结构低端、能源资源消耗过多、国际经贸摩擦较多和比较
挫折是一个人成长历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在进行学习、工作、交际等过程中所无法避免要面对的挑战,因此抗挫折能力同样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究竟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稳步发展,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壮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社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