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与发展——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分析综合法,通过对中德相关历史文献和具体作品的研究,梳理、分析与判定包豪斯的核心观念,此观念在历史上与中国的渊源关系及中国对此观念的发展。 本文认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是指导包豪斯教学与实践的核心观念并在芝加哥、魏玛及乌尔姆三地的“新包豪斯”延续。包豪斯在中国经历了两起两落的历史现象表明,两者一方面在社会经济、传统造物思想与民间艺术观念上存在契合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能够于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而形成“科技、艺术与人文的统一”,即理论上形成技术功能、指示功能与暗示功能的统一;教育上促成学生整体观念的形成。最终紧扣信息社会脉动又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实现中国设计艺术对造物艺术之美发现与创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在当今时代背景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享受丰富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也遭遇来自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困扰。高科技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却隔断了人们
期刊
期刊
期刊
古往今来,画家成千,成大师者,寥若晨星。何谓大师?即能代表时代,学养深厚,画品高雅,作品有难度、深度和高度,风格独特而具有不可取代或重复性。如果此论成立并被社会认可的话,我认为黄独峰应该是大师。  1980年,我考上黄独峰先生的研究生,由于才疏学浅,对中国画的历史、现状了解不深,对中国画的修养和技法掌握不透,对黄独峰的技法、修养和特点、深度缺乏认识。黄独峰上世纪60年代从海外归来,工作在偏僻的广西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现代化实践中,汲成的油画艺术形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站在东方的立场展开对现代性的追求,创造出了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现代艺术作品。本文从对当时美
期刊
中国杂志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常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这一特点横亘于近现代杂志发展史始终。无论是在动荡不安的过去,还是在革故鼎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杂志与历史风云相维系,与社会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