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探讨其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4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3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右肩28例,左肩8例。患者平均年龄49.9岁(32岁到65岁)。根据Neer分型,肩峰下撞击征Ⅰ度损伤2例,Ⅱ度损伤16例,Ⅲ度损伤18例.根据UCLA评分标准,术前本组病人的评分平均为16.14±2.10分。Neer撞击征阳性28例,60o~120o疼痛弧试验阳性25例。28例Neer撞击征阳性者均用1%利多卡因10ml作肩峰下间隙封闭试验,疼痛均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片、腋位片及冈上肌出口位片,根据Bigliani等肩峰形态分型标准,平坦肩峰4例,弧形肩峰24例,钩状肩峰8例。31例行肩关节MRI或MRA检查。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的手术方法如下:肩峰外侧入路入刨刀及射频,切除肩峰下滑囊,射频切断或部分切断喙肩韧带并对出血点进行烧灼止血;肩峰外侧入路入磨钻,磨平肩峰前缘,后入路入磨钻,将已切除部与未切除部之间的嵴磨平;探查肩锁关节,如有增生的骨赘,则用磨钻去除之;肩袖全层撕裂或滑囊侧部分撕裂者,使用锚钉行镜下缝合。术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练习。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3个月~56个月,平均为25.9个月。术后25.9个月平均评分为31.67±2.47。患者术前评分平均为16.14±2.10分。手术前后行自身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7.08,P<0.01)。6例达到优(Excellent),25例达到良(Good),5例达到可(fair),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生活及运动,优良率86.1%。结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峰下通道狭窄,当肩关节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进而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应综合术前病史、体格检查、X线摄片、肩关节MRI作出诊断,再结合术中具体的镜下病理改变,决定手术方案。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其具有创伤小、直观、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早期即可开始功能练习等优点,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