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建设也不断升级,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产物,直接影响着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功能的完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存在过两种管理模式。在“市场化”模式下,私营渣土运输处置企业通过与建筑承建商签订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承运协议,再到渣土管理机构申报获得运营资格后,再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到指定卸点处置消纳。然而却出现了“市场失灵”,运输处置企业出现竞争无序的状态。私营运输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逃避申报费和卸点收费而乱偷乱倒、减少运输成本而超载行驶的现象经常发生,进而损害了其它企业的经济利益及公众的环境利益。上海市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2009年出台了“渣土区域专营”政策(本文称为“垄断专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区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价格由政府指导,“一区一价”,并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一个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处置专营企业。然而仅依靠“政府调控”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评价研究。本文从研究工程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的评价为切入点,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普陀区现有的建筑垃圾产生量、运输市场现状、处置状况、管理体系现状,比较分析建筑垃圾管理“市场化”和“垄断经营”两种政策模式的利弊,探索出一种新的政策模式并对这种政策模式进行论证,以提供政府决策参考。本论文从研究对象的内涵上,进行梳理和归纳,明确作为公共产品范畴的建筑垃圾的定义以及管理的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紧密联系上海市普陀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实际,通过对现在已经实践应用于建筑垃圾和工程管理政策模式的研究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论述建筑垃圾管理的本质属性、难点问题和现有管理模式的利弊。本论文为解决当前政府部门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问题,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系统性、可行性、科学的参考。对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建立评估模型,评价现有政策,提出新的管理政策模式,在城市管理这一领域还是首次探索,同时,对其他城区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介绍国内外政策评价以及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的现有研究情况。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的先后存在的管理政策进行系统阐述。第四部分,通过确立政策评估的标准、具体指标、方法,步骤,提出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的政策评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别得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市场化”模式、“垄断专营”政策模式的评估结论。第五部分,从管理法制、组织机制、执行措施三个方面,提出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整合模式”的总体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