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别对实验性牙周炎小鼠共感染介导Th1免疫应答反应的病原体(紫外线减毒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和介导Th2免疫应答反应的病原体(低剂量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以平衡机体内Th1和Th2型细胞反应,观察实验性牙周炎小鼠的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以及采用ELISA法检测牙周炎小鼠外周血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在牙周病变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分析Th1、Th2免疫应答的优势状态与牙周组织炎症程度的关系,探讨平衡Th1、Th2型细胞应答及稳定机体的免疫反应对牙周组织病变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牙周炎的免疫防治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F级12wk的雄性KM小鼠48只,体重约32g—36g。实验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1)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C),正常喂养,牙周不做特殊处理;2)实验性牙周炎组(Experimental periodontitis group,P),采用丝线结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颈部并辅以接种牙周炎患者病变区域龈缘下细菌诱导实验性牙周炎模型;3)牙周模型+紫外线减毒弓形虫感染组(UV-attenuated T.g-inoculated group,UVT.g),同上法复制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于术后第0 d感染紫外线减毒弓形虫;4)牙周模型+低剂量旋毛虫感染组(T.s-infected group,T.s),同上法复制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于术后第0 d感染低剂量旋毛虫。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分别于实验后第1、4、8和12 wk分批处死动物,各时间点每组处死动物数为3只。处死动物前测量小鼠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取小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制成颊舌向5μm的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合上皮的变化、上皮下炎症细胞浸润及牙槽骨吸收情况。采用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ELISA法检测牙周炎小鼠外周血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浓度变化。结果1.牙龈指数:1)各时间点UVT.g组GI明显高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5),而T.s组GI明显低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5);2)在实验性牙周炎组和UVT.g组,8和12 wk时GI明显高于4 wk(P<0.05),12与8 wk相比GI无显著性差异(P>0.05);3)T.s组GI在4、8和12 wk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2.牙周探诊深度:1)各时间点UVT.g组PD明显高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而T.s组PD明显低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2)实验性牙周炎组和UVT.g组,在8和12 wk时PD明显高于1和4 wk(P<0.01);3)T.s组4、8和12 wk PD明显高于1 wk(P<0.01)。3.细胞因子的变化:1)各实验组血清TNF-α和IFN-γ的含量在各个时间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实验性牙周炎组和UVT.g组血清TNF-α和IFN-γ的含量较T.s组明显升高(P<0.01);2)各实验组血清IL-10和IL-4的含量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s组IL-10和IL-4的含量较实验性牙周炎组和UVT.g组明显升高(P<0.01)。4.组织学观察:UVT.g组牙周组织破坏最严重,结合上皮与牙面分离并向根方增殖,组织深部可见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牙周纤维水肿、变性,牙槽骨表面可见活跃的破骨细胞和骨吸收,牙槽嵴顶高度降低。实验性牙周炎组的牙周组织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炎症破坏,而T.s组的牙周破坏程度均较实验性牙周炎组和UVT.g组轻。结论1)采用丝线结扎加局部涂菌的方法4 wk后成功复制出小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2)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与Th1/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失调有密切关系,表现为Th1细胞功能相对亢进,Th2细胞功能相对不足。3) Th1型细胞因子可加重牙周组织炎症和增加牙槽骨的破坏程度。4) Th2型细胞因子可有效减轻牙周组织的病变程度,对牙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