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以及散文。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宝库中,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在这些文学体裁中,散文因其短小精炼,语言朴素而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散文的翻译对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散文翻译方面作出最突出贡献的人当属张培基先生,其译著《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收录并翻译了鲁迅、胡适、朱自清、巴金、冰心等78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代表作179篇,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极佳的学习范例,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更为西方英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提供了途径。国内翻译界对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翻译研究始于本世纪初,以朱曼华于2000年在《中国翻译》上发表《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朱曼华,2000:61)为标志,而后基本每一年都有研究《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期刊论文发表。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各有不同,包括对张培基的翻译思想,翻译风格,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成语的翻译等的研究,但是几乎没有人系统地研究过《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修辞手法的翻译,CNKI上只有一篇孙俪津的《汉语修辞格的英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孙俪津,2014:34-35),该论文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摘出了《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几例修辞手法的翻译作为例证,并没有做系统的分析,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对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修辞手法的翻译研究可以说是缺失的。而修辞手法作为各类文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语言特色,对于其翻译的研究理应受到重视。根据目的论,翻译目的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具体来说,翻译目的直接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同,呈现出来的译文则是风格迥异。因此,目的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译者的翻译行为,为我们揭示译者翻译时的心路历程。目的论适用于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高频率出现的修辞手法,具体分析张培基在翻译这些修辞手法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从而验证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否与其翻译的目的相符。首先,本文会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论文目标、论文结构、写作方法等做一个大致地介绍,然后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研究做出综述,包括国内对于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研究,国内外对于修辞手法的研究,国内外对于翻译策略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对于目的论的研究。在回顾完前人的研究后,论文就进入正题,开始具体分析《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由于篇幅有限,本论文只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最高频出现的8种修辞手法,并根据余立三的分类将其划分为三类。具体到每一种修辞手法时,首先对这些修辞手法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定义,功能,分类进行详细地介绍和对比,让读者对于这些修辞手法有一个总体的印象.通过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选取具体的例证加以细致地分析,笔者发现对于像明喻、暗喻、引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张培基倾向于使用异化的策略并尽量在英文翻译中保存原有的中文修辞手法的形式。而对于拟人、反语、拟声词等修辞手法,张培基会优先选择归化的策略因为异化可能会让英语读者产生误解或疑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张培基对于不同的修辞手法采取的翻译策略既取决于修辞手法本身的特点和特定的语境,更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也更好地帮助其实现翻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