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描述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现状。(2)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3)描述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4)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5)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采用健康促进策略问卷(SUPPH问卷)、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QLQ-C30问卷以及QLQ-CR38问卷,对2006年9月-2007年1月在广州某家三甲医院造口门诊就诊和参加造口联谊会的共102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3个月一5年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1)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SUPPH问卷、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总分分别为:89.14±19.56,82.46±19.83。SUPPH减压、应对、决策、享受生活效能维度得分依次为3.00±0.64、3.10±0.72、3.11±0.72、3.18±0.88,减压效能得分最低。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中,社交效能、造口照顾效能维度得分分别为2.76±0.87、3.16±0.71,社交效能维度得分最低。单独条目中,对性生活满意度的信心得分最低,为2.00±0.91。(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的人口学因素、疾病与治疗情况的因素有: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术后时间、现阶段是否化疗、造口自理水平。(3)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QLQ-C30问卷中总的生活质量得分为70.26±16.61,高于参考值;角色功能得分60.78±14.65、社会功能得分64.54±12.89,低于参考值;腹泻症状得分21.24±9.17、对经济困难的感知得分39.87±10.17,高于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LQ-C30问卷中,功能维度中角色功能得分最低,为60.78±14.65。症状维度中对经济困难的感知得分最高,为39.87±10.17。QLQ-CR38问卷中,功能维度中对未来的期望得分最低,为55.56±9.08。症状维度中性生活满意度得分最高,为52.73±16.21。 (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人口学因素、疾病与治疗情况的因素有:造口术后时间、造口自理水平、现阶段是否化疗。(5)经简单相关分析显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总体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功能维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223~0.604,P<0.05),与生活质量的症状维度(疲乏、疼痛、失眠、恶心呕吐、泌尿症状、胃肠道症状、化疗副作用、与造口有关的问题)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081~-0.466,P<0.05)。进一步经典则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效能中的减压效能、应对效能、造口照顾效能维度与生活质量中总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维度呈正相关(典则相关系数O.778,P<0.05),自我效能中的社交效能维度与生活质量中的自身形象维度呈正相关(典则相关系数0.631,P<0.05),自我效能中的应对效能维度与生活质量中的对未来的期望维度呈正相关(典则相关系数0.571,P<0.05)。
研究结论:1.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减压效能、社交效能、对性生活满意度的信心水平较差。2.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人口学资料中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自我效能有关。疾病与治疗相关资料中,造口术后时间越短的病人,自我效能越低;现阶段化疗的病人,自我效能较低;造口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自我效能较低。3.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术前相比,患者总的生活质量提高,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水平降低,腹泻、对经济困难程度的感知增加。4.疾病与治疗资料中,造口术后时间越短,病人生活质量越差;现阶段化疗的病人,生活质量较差;造口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生活质量较差。5.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感越高,功能状态越好,症状程度越轻,总的生活质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