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践报告总结了《设计人生:如何打造美好快乐生活》的第七章到第十章的翻译过程。笔者选择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并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指导号召性文本的可行性。根据奈达对翻译标准的重新界定,笔者分别选取语言差异、文化语境、文体风格三个角度,重点解决翻译中由语言文化差异和文体造成的翻译困难,讨论翻译策略,尽可能让译文向奈达的翻译四标准靠拢,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在语言差异角度,笔者主要以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针对语言差异给英汉翻译造成的阻碍,来进行翻译策略的分析和讨论。报告中笔者采用词性转化、词汇替代和句式调整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常用的翻译策略,旨在更加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意义。在文化语境方面,笔者主要从人名地名、专业术语和俗语典故三方面分析,根据译文的文化语境,判断直译还是意译,依照规范翻译还是灵活替代。最后,笔者从文体风格角度分析,主要研究了号召型文本的特点,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总结翻译策略,力求不拘泥于字面意义,让译文的整体风格向原文风格靠拢,实现动态对等。在忠实的原则下,一方面强调句式上适宜调整,选词上灵活多变,既重音韵节奏,又强调口语化。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度灵活”。过于“意译”反而会得“雅”忘“信”。在翻译原文本和撰写报告中,笔者认识到翻译不能死译,既要忠实原文,又不能忽视文本的风格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双语功底,需要笔者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