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一种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类感染布病后可引起各系统的全身性损害。布病一般预后较好,慢性期可有关节和脊柱强直、肌腱挛缩变硬等。到目前为止,根据对宿主的选择性不同,布鲁杆菌分为9个种,生长对营养要求较高,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吉林省是我国布病高发省份之一,近年来,吉林省布病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本文通过对吉林省2006~2015年人布病发病情况整理,分析吉林省近十年人布病的总体发病趋势、人布病流行特征和趋势。目的:描述分析吉林省2006~2015年人布病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的流行特征,分析预测2016~2018年人布病发病趋势,为调整吉林省人布病监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监测数据来源于传染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人口学资料来源于2006~2015年吉林省统计年鉴。以吉林省2006~2015年报告的布病人群为研究对象,2006~2015年每年新确诊的人布病数为发病数,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吉林省人布病的流行特征,采用加权算数平均法分析预测吉林省2016~2018年人布病的发病趋势。数据的整理利用Microsoft EXCEL,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专题地图制作采用Mapinfo。结果:1.吉林省2006~2015年人布病人群分布特征:吉林省2006~2015年共报告布病病例19 449例,男性14 714例,女性4 735例,男女性别比为3.11:1。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为85岁。20-59岁人群占88.09%(17 132/19 449),40-49岁人群最高,占31.98%(6 219/19 449),职业分布中农民占83.19%(16180/19 449),牧民占6.77%(1 317/19 449),其他职业占10.04%(1 952/19 449)。2.吉林省2006~2015年人布病时间分布特征:2006~2015年的发病率分别为2.21/10万、3.22/10万、7.84/10万、12.63/10万、10.60/10万、7.51/10万、7.11/10万、7.36/10万、6.58/10万、5.90/10万。2006~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5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发病率达到12.63/10万,总体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1~12月的发病数分别为1 682例、1 882例、2 406例、2 446例、2 611例、2 125例、1 930例、1 382例、843例、738例、786例、618例,3~8月占66.33%(12 900/19 449),5月发病最高占13.42%(2 611/19 449),3.吉林省2006~2015年人布病地区分布特征:除不详市(系统录入中未显示),吉林省2006~2015年共有9个市(州)报告了人布病数据,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病人数的构成分别为4.46%(867/19 449)、1.72%(334/19 449)、5.63%(1093/19 449)、1.73%(336/19 449)、1.28%(248/19 449)、0.47%(91/19 449)、34.29%(6661/19 449)、48.62%(9443/19 449)、1.80%(350/19 449),主要分布在白城市和松原市。白城市的洮南市、洮北区、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发病人数构成分别为29.55%(2 787/9 430)、18.12%(1 709/9 430)、20.34%(1 919/9 430)、10.39%(980/9 430)、21.59%(2 036/9 430)。松原市的宁江区、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扶余县发病人数构成分别为9.18%(611/6 656)、24.92%(1 659/6 656)、24.94%(1 660/6 656)、22.51%(1 498/6 656)、18.45%(1 228/6 656)。4.吉林省2016年~2018年人布病发病率预测:采用加权算数平均法对吉林省2016年~2018年人布病发病率进行预测,预测值分别为6.64/10万、6.56/10万、6.51/10万。结论:男性、青壮年和农牧民为布病的高发人群;每年的3~8月为布病的流行高峰;白城市和松原市是人布病的高发地区。吉林省2006~2009年人布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2009~201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