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花标志着植物成功转向生殖生长,保证了植物的成功繁殖和农作物的产量形成,作物不同品种的开花特性决定了其适宜种植的区域。在陆生植物的地上部分覆盖了角质层作为保护屏障,位于角质层最外层的蜡质赋予了植物抵抗非生物、生物胁迫的能力。本研究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利用对光周期敏感性不同的双亲构建BZ-DH群体进行开花期QTL的定位,并结合节律性转录组测序,对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预测。其二是利用EMS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7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花标志着植物成功转向生殖生长,保证了植物的成功繁殖和农作物的产量形成,作物不同品种的开花特性决定了其适宜种植的区域。在陆生植物的地上部分覆盖了角质层作为保护屏障,位于角质层最外层的蜡质赋予了植物抵抗非生物、生物胁迫的能力。本研究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利用对光周期敏感性不同的双亲构建BZ-DH群体进行开花期QTL的定位,并结合节律性转录组测序,对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预测。其二是利用EMS诱变产生的蜡质缺失突变体zgl与正常材料构建分离群体,对A09和C05染色体上蜡质相关的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并通过转基因互补和基因编辑验证BnaKCS5s是目标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开花期的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1.1 BZ-DH群体的开花期QTL分析对BZ-DH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重新构建,并结合群体在6个环境下的开花期数据,鉴定到14个开花期QTL。经QTL元分析后获得5个一致性QTL,其中cqFT.A03-1仅在属于半冬性油菜区的4个环境下被检测到,cqFT.C08-1在6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1.2亲本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在24小时内对亲本间隔4h取样7次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至少在一个时间点差异表达的11,888个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获得123个显著富集且有代表性的条目。对11,88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KEGG富集分析,获得36个显著富集的途径,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昼夜节律途径是与开花调控最相关的。1.3开花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在DEGs中,与开花相关的基因有175个,它们大部分参与了光周期途径。由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基因在材料间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同一材料中旁系同源基因间的表达模式也存在差异。1.4 QTL区间内候选基因的分析QTL区间内有4个开花期候选基因,其中3个是拟南芥中EMF1(EMBRYONIC FLOWER 1)、NF-YA1(NUCLEARFACTOR Y,SUBUNITA1)和 COL9(CONSTANS-LIKE 9)的同源基因,它们均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光周期途径的开花调控,另一个基因在拟南芥中被注释为PHD finger蛋白,可能与FLC基因的染色质修饰有关。本研究揭示了甘蓝型油菜开花期的遗传结构,为该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构建的基因节律性表达谱,为基因的动态表达调控及旁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分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2甘蓝型油菜蜡质相关基因BnaZGLs的定位和克隆2.1 zgl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光叶突变体zgl与正常材料7-567相比,表皮不能正常积累蜡质,导致其叶片、茎、角果等部位表面光滑,呈现亮绿色。冷冻扫描电镜对叶片和茎进行观察,发现相比于正常材料,zgl的表皮蜡质晶体严重缺失。叶片的通透性和失水率检测结果显示,zgl与EMS诱变前的材料中双11相比,叶片表皮通透性变强,失水率变大。2.2蜡质相关基因BnaZGLs的定位和克隆通过zgl突变体的遗传模式分析,发现光叶性状是由两对核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利用分离群体将BnaC05.ZGL和BnaA0R.ZGL基因分别定位在326.6 kb和1.23 Mb的区间内。在C05和A09染色体各自的区间内,分别只有1个基因与光叶表型相关,且这2个基因与拟南芥中的缩合酶KCS5是同源基因。从zgl和7-567中克隆这2个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分别在FAE1CUT1RppA结构域的不同保守位点,因单碱基的转换导致了保守氨基酸的改变。2.3BnaC05.ZGL和BnaA09.ZGL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利用qRT-PCR检测这2个基因在油菜8个部位的表达情况,发现它们除了在根中表达量很低外,在其余部位均表达量较高,特别是在叶片中,且在所有部位均是BnaA09.ZGL的表达量高于BnaC05.ZGL,该结果与ZS11表达数据库中的结果一致。2.4 BnaZGLs的功能验证通过BnaC05.ZGL的转基因互补获得了一棵表型恢复的阳性植株,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这2个基因同时敲除,发现BnaZGLs的4个等位基因同时突变会出现与zgl一样的光叶表型,进一步验证BnaKCS5s是本研究的目标基因。本研究定位克隆了蜡质相关基因BnaZGLs,为BnaZGLs基因的功能研究创建了材料,为甘蓝型油菜蜡质合成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玉米的穗型直接影响产量,因此研究玉米穗形态建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稳态对分生组织的发育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GRX)便是植物体内一种维持目标蛋白氧化还原稳态的还原酶,可以作为电子供体通过还原目标蛋白二硫键的方式对其活性进行调节。但在玉米中,谷氧还蛋白参与调控发育的相关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围绕玉米中的三个同源“CC-type”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生产杂交种是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目前国内油菜杂交种的胞质单一化情况突出,创制新的稳定的不育系/恢复系用于油菜杂交种生产,有利于拓宽当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恢复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育性恢复机理的解析,可加快该不育系/恢复系在油菜杂交种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由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大豆(Glycine max)是一个重要蛋白质和膳食油作物,在世界粮食产量中排名第四,对我国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种植大豆的氮源包括人工施肥和生物固氮。由于氮肥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提高生物固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为了满足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种植,选育出大量的大豆品系,不同大豆品系都有各自独特的遗传多样性。因此,构建主要栽培大豆品系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The growth performance is often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during aquaculture practice.An appropriate culture environment enhances fish growth and promotes muscular quality by regulating phys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主食。为保证粮食安全,高产稳产一直是育种家追求的首要目标。每穗实粒数是水稻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而每穗实粒数由每穗枝梗数、小穗数目、小穗退化率和结实率决定。本研究以来源于埃及地方品种Giza159的穗发育自然突变体的分离后代中获得的稀穗突变体lax2-4和穗顶部退化突变体paa7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克隆和后续基因的功能研
植物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受到病原菌的威胁,PTI和ETI是植物与病原菌长期斗争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类植物免疫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中免疫基因的表达调控占据重要地位,而转录因子在调控免疫基因表达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但是调控免疫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还未充分解析。前期研究发现拟南芥Trihelix家族SH4分支转录因子ASR3负调控植物PTI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解析ASR3调控免疫基因表达的分
油菜角果成熟后易开裂散落种子,不仅造成显著的产量损失,还严重制约油菜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培育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抗裂角新品种已经成为油菜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截至目前,仅有少数油菜抗裂角种质被鉴定,但因裂角抗性不高,尚无法满足机械化收获对长适收期的要求。因此,鉴定优异抗裂角种质资源,进行抗裂角性状的遗传解析对油菜抗裂角性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通过对大量资源和育种材料的筛选鉴定出一份抗裂角性状优异品
东乡野生稻是现存的我国乃至全球纬度分布最高的普通野生稻,具有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抗旱性,是宝贵的种质资源。评价现有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并提出保护策略是挖掘与利用其有利基因资源的前提。但是目前针对东乡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相对不够,对其抗旱性的遗传基础缺乏必要的了解。本研究以异位保存圃所收集的220株东乡野生稻为材料,开展了基于线粒体分子标记和基于核基因组重测序的东乡野生稻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提出了东
由专性活体寄生的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icae Woronin)引起的根肿病属于世界范围内十字花科作物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根肿病会导致寄主植物根部肿大,从而终止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会导致植株萎蔫和生长发育迟缓,产量减少10%~15%。2015年第一个根肿菌基因组测序完成,为深入研究根肿菌的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机会。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壁中含有几丁质,而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体内不含
棉花纤维是一种由胚珠外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特殊的单细胞表皮毛,是衣、被主要原料,同时也是造纸、纺织业的重要原材料。棉花纤维细胞壁的特性决定了棉纤维品质,细胞壁蛋白及膜蛋白在纤维发育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析细胞壁蛋白的结构有助于理解细胞壁的功能,进而阐明棉纤维发育的分子机制。棉纤维的发育分为纤维起始期、纤维伸长期、初生壁向次生壁转换期、次生壁合成期和脱水成熟期共五个时期。Expansin是在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