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补尝与散文翻译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各民族开始交往,翻译便应运而生。但古人对语言本质的认识非常有限,盲目的崇拜语言。尤其是对经书和经典中的语句,更是诚惶诚恐。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西方的圣经翻译还是中国的佛经翻译,译者都不敢妄言损失和补偿。随着人们对语言本质认识的深入,语言神秘的面纱被逐渐掀起。译者不在把源语言看成是不可撼动的言辞。当译者的视角转向目的语时,人们发现损失存在于翻译过程中的各个层面。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翻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书面翻译来说,其处于不同的时空和情境之中,翻译损失尤其严重。翻译补偿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本文对翻译损失和补偿问题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并以中国现代散文为文本,对翻译补偿手段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对全文做出简单的介绍。第二章研究了中外翻译界对翻译损失和补偿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提出的对应策略。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汉英两种语言从思维方式,语言学和文化层面进行对比研究,找出翻译损失产生的根源。第二部分提出翻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翻译损失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翻译损失的存在,意味着翻译补偿势在必行。第四章首先提出了翻译补偿的前提和翻译补偿的可能性,然后按补偿部分在译文中的透明度,将补偿分为整合补偿和分立补偿两大类,进行详细叙述。第五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具体翻译实践中的损失和现象和补偿手段应用。基于对中国当代散文特色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散文翻译的三项原则。并具体讨论了如何应用翻译补偿策略对散文翻译损失进行补偿。应用于现代范文翻译的主要补偿方法包括:解释法,音译法,注释法,引申法和替换法。第六章总结,翻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在汉英翻译时,在无法实现“对等”或“等值”的情况下,“补偿”是最有效的解决转换问题的办法。在散文翻译中,补偿方法的应用可以译出原文隐含的和文化信息,并重建散文的意境美。但补偿不可能使译文复原如初,补偿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其他文献
语言迁移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母语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语言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语言迁移研究的最初几
《彼得堡故事》是果戈理转向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作品。《彼得堡故事》中的五篇小说具有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上的一致性,其中主旨内容包括彼得堡城市形象、小人物的命运等。《彼
在当今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外语移动学习也随势兴起。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途径,外语移动学习仍然处于上升探索的初期,故在实现形式、交互方式
上海英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影响力较大的口译水平考试,其实用性高低对于选拔合格的口译员十分重要。而在语言测试理论中,巴克曼和帕尔默提出的交际语言测试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提倡新型的小说创作手法,并在《达洛卫夫人》等作品中娴熟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技巧,成为与乔伊斯齐名的英国
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