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喋呤干扰叶酸代谢诱导幼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d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甲喋呤(MTX),其结构与叶酸及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类似。常用于治疗风湿、肿瘤、炎症和皮肤疾病等。近年来,甲氨蝶呤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基础药物。它可引起明显幼龄儿童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神经毒性。目前其确切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揭示了 MTX通过干扰叶酸代谢引起幼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本实验采用SulforhodamineB(SRB)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GFAP,DHFR,PARP和pro-Caspase-3的表达以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TX对C6细胞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均具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MTX可导致小鼠脊髓与脑中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表达明显下调。另外,细胞内过表达DHFR或添加外源性叶酸可明显逆转MTX的毒性作用。综上,本研究阐明MTX通过干扰叶酸代谢可引起体内、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并提示了补充叶酸可能是减轻临床上由MTX导致的星状细胞毒性的新策略。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讨rhG-CSF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细胞凋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深入研究rhG-CSF的脑保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选用65只生后7天大(Postnatal 7 days,P7)的S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所示脑血管狭窄支数、严重程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要求年龄大于18岁,且已行头颅MRA检查明确颅内动脉狭窄情况。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是我国传统的头足类渔业资源,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过渡捕捞和环境条件的恶化,其资源量严重衰退。近年来,由于增殖放流、人工养殖等技术的推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代谢指纹谱,分析ACS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0例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的患者,其中ACS组48例,对照组12例,ACS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1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对照组的尿样进行代谢组学研究,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及对照组12例。通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尿液样本进行分离,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P
茄尼醇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是含有45个碳原子的反式长链聚异戊二烯,根据萜类的分类属于多萜的范畴。另外,由于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对其研究较为广泛。本研究通过克隆烟草茄尼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茄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SPS,构建了pBI121-SPS和pBI121-DXS-SPS过表达载体,通过烟草遗传转化进行基因过表达植株茄尼醇含量分析,探讨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影响预后和导致复发的关键因素,是造成大多数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的发展,针对肿瘤以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赫斯哲学思想促使青年马克思将研究视角扩展至经济学领域,实现哲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思想关系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青年马克思思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课题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形成历程、转变过程与发展方向。赫斯与青年马克思之间的思想关系复杂,单纯从相关文本发表时间先后顺序判定赫斯与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关系未免有些失实。首先
6,8-二取代喹啉(简记为AM219)是一种全新的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AM219和主要代谢物(简记为AM219B)均是抗阿尔茨海默症的活性物质。本文采用微透析技术研究AM219及其代
目的须癣毛癣菌从临床角度和宿主亲缘性上可被分成亲人和亲动物性两类,分别容易导致人体上半部分(如头面部)和下半部分(如足、指/趾甲)的感染,本研究拟从形态学、生理试验、分子生物学和药敏试验四个方面对不同部位分离的须癣毛癣菌行一对比分析,明确二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近3年从就诊患者不同身体部位分离的须癣毛癣菌48株,通过再培养形态学观察、尿素酶试验、PCR扩增ITS靶位和D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