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培养与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将成为当务之急。非师范类职业幼师生是在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时期对师资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承担着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重视,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全面实施,非学前教育师范生不断加入幼儿教师队伍的行列,使得非师范类职业幼师生的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大。职前幼儿师资的专业素质培养需要全面的进行,其中幼师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是难点和重点,它必须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仅靠理论的传授与认同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让职业幼师生在真实的幼儿教育情境中实践、体验、感悟、操作,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培养非师范类职业幼师生的教师进修学校,我们期望通过课程改革来提升职业幼师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其中改革教育实习是重点内容。本文从当今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要求、职业幼师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培养职业幼师课程改革的需要三方面入手,分析了非师范类职业幼师生教育实习改革的意义。以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思想理论和知识分类观原理为依据,对职业幼师教育实习改革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心理学支撑做了深入剖析。为了更好地借鉴和完善职业幼师生教育实习改革,笔者研究了张雪门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实习管理经验、陶行知倡导的用“艺友制”来培养幼稚师范生的经验、以及陈鹤琴运用“活教育”理论举办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的经验,并从这些教育家的幼儿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获得启发,以指导今天学校职业幼师培养的教育实习改革。本文以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近四年的职业幼师生教育实习的管理实践为例,从课程计划的编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实习的教务管理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了非师范类职业幼师生培养过程中教育实习管理的具体做法、经验,并对教育实习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立足于笔者的工作实践,来源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对当前学前教育职前师资的培养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