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评价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后中短期影像学改变及功能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对35例(3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的基本资料。其中男7例,女28例;右髋7例,左髋25例,双髋3例。脱位程度按照Tonnis分级评定,Ⅰ°1髋,Ⅱ°10髋,Ⅲ°16髋,Ⅳ°11髋。测量手术前后患儿骨盆平片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 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CEA)、髋臼指数深宽比[acetabular index of depth to width, AI(D/W)]和闭孔高度比率[the ratio of the obturator height(ROH)],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患儿术后随访时髋关节活动情况。在末次随访时,分别按Severin影像学评级标准和Mckay功能评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分析此二者评级标准间的相关关系。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术后1髋出现半脱位(2.6%),经再次手术后矫正。术前患侧AI和AI(D/W)与健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即时,患侧AI和AI(D/W)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仍与健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患侧CEA与健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闭孔高度比为0.7;末次随访时,患侧AI平均22.2°、CEA平均29.4°、AI(D/W)平均27.5%,均较健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闭孔高度比为0.9。患侧AI、AI(D/W)和ROH在术前、术后即时及末次随访等不同时期进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患侧股骨头逐渐变大变圆,髋臼形态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按Severin标准评价影像学疗效,优30髋(78.9%),良6髋(15.8%),中2髋(5.3%),差0髋,优良率达94.7%。按Mckay标准评级,优26髋(68.4%),良9髋(23.7%),中3髋(7.9%),差0髋,优良率为92.1%。Severin标准影像学评级与Mckay标准功能评级间存在正相关,r=0.80(P<0.05)。结论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后即刻即能明显降低AI,增加头臼覆盖,改善头臼间的适应性,使脱位的股骨头获得稳定的中心性复位。术后中短期内,各影像学指标已能逐渐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髋部解剖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复位后的髋关节获得稳定且功能恢复满意。影像学疗效与临床疗效具有一致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从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物理学史开始,展现物理学中的最原始问题;结合物理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培养目标;问卷调查分析武汉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不同变化阶段信息需求状况。方法以467例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及信息需求与健康行为改变不同变化阶段的相关性分析,
《国风》是《诗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诗经》总数的一半以上。两千余年来对《国风》的解读是《诗经》解读中争议最大的部分。主要争议点在于《国风》中的诗歌是否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发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我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风险,合理促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改善和创新,在众多施工技术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因为跨度大、自重轻、节省材料、功能能够改善等优点,
历史街区是在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其承载的历史信息,蕴含的地方特色,都是记录城市的宝贵资料。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位于城市中心
信息化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产生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使得不同信息主体在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分布上出现了严重不对等,形成了信息时代新的
目的:1.体外观察罗格列酮(RSG)对MC3T3-E1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细胞通路机制。2.体外观察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原代成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初
目的围手术期脑卒中是院内卒中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危害严重。本文通过观察两个指标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1+2,F1+2)和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在
目的:通过复制兔耳静脉淤血皮瓣模型并建立微循环观察窗,对比末端持续负压吸引疗法、近端持续负压吸引疗法及空白对照三组在皮瓣静脉淤血过程中不同时相的微循环变化,探索末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