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性文本是文本翻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文本类型,其语言准确,表达清晰,目的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或阐明事理。常见的说明性文本包括产品说明,日常的工作报告和文学材料,如科普书籍、技术资料等。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一篇典型的说明性文本—Genius 101为研究对象,节选第三、四章为翻译文本。作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西蒙顿将自己的个人对天才的理解写在了这本书中,能够给中国的天才研究者以启发。在翻译此类文本时,译者也必须在目标语言中保留其语言特点。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费米尔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目的论,这为非传统翻译策论提供了理论基础。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需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法则,二是连贯性法则,三是忠实性法则。这一理论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本实践报告从原文的专业术语、文本特点和作者的表达习惯等角度分析原文,从词语和句子两大方向入手,用目的论指导翻译实践,探讨了转译、异化、省略、分译、重组等翻译技巧和策略,既让读者轻松地理解原作先要表达的内容,又要较好地保留原作风格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翻译机会,为以后说明性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