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主导型企业集团“集而不团”造成了各方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令其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雪上加霜。新常态经济条件要求资源主导型企业集团进行集约式创新发展,尤其要加强母子公司间的协同创新,从而实现根本的转型升级。
本文站在价值链理念视角,结合协同创新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创新协同度的研究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创新协同度研究模型,并运用文献归纳、专家探讨和对SM集团预调研数据的分析,构建了资源主导型企业集团创新协同度测评指标体系。通过256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效度检验,运用CRITIC法对体系的维度和指标赋以权重进而完善测评体系,最后综合运用复合协调度模型和耦合系数模型测评了SM集团的创新协同度状况,并根据测评结果提出了提高SM集团母子公司间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
(1)从价值链理论出发,结合协同创新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创新协同度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本研究摆脱以往研究的宏观视角,以资源主导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创新协同度作为衡量协同创新效果的重要指标,从价值链理论视角和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出发,深刻分析价值节点间,知识与技术转化过程中,以及整体价值链上资源配置问题,为今后的协同创新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基础。
(2)构建了价值链理念下资源主导型企业集团创新协同度测评模型,主要包括创新研发协同子系统、创新转化协同子系统、创新应用协同子系统以及辅助协同子系统,其中创新研发协同包含方案协同和实施协同两个序参量,创新转化包含技术协同和生产协同两个序参量,创新应用包含营销协同和售后协同两个序参量,辅助协同包含采购协同、基础协同、人力协同、财务协同和信息协同五个序参量。
(3)对创新协同度系统以及其子系统和序参量进行测评分析,发现SM集团母子公司间创新协同度总系统处于低度协同状态;子系统的创新协同度均处于中度协同状态,其中创新研发协同子系统的创新协同度最低;序参量的创新协同度中技术协同和售后协同最低。
本文站在价值链理念视角,结合协同创新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创新协同度的研究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创新协同度研究模型,并运用文献归纳、专家探讨和对SM集团预调研数据的分析,构建了资源主导型企业集团创新协同度测评指标体系。通过256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效度检验,运用CRITIC法对体系的维度和指标赋以权重进而完善测评体系,最后综合运用复合协调度模型和耦合系数模型测评了SM集团的创新协同度状况,并根据测评结果提出了提高SM集团母子公司间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
(1)从价值链理论出发,结合协同创新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创新协同度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本研究摆脱以往研究的宏观视角,以资源主导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创新协同度作为衡量协同创新效果的重要指标,从价值链理论视角和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出发,深刻分析价值节点间,知识与技术转化过程中,以及整体价值链上资源配置问题,为今后的协同创新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基础。
(2)构建了价值链理念下资源主导型企业集团创新协同度测评模型,主要包括创新研发协同子系统、创新转化协同子系统、创新应用协同子系统以及辅助协同子系统,其中创新研发协同包含方案协同和实施协同两个序参量,创新转化包含技术协同和生产协同两个序参量,创新应用包含营销协同和售后协同两个序参量,辅助协同包含采购协同、基础协同、人力协同、财务协同和信息协同五个序参量。
(3)对创新协同度系统以及其子系统和序参量进行测评分析,发现SM集团母子公司间创新协同度总系统处于低度协同状态;子系统的创新协同度均处于中度协同状态,其中创新研发协同子系统的创新协同度最低;序参量的创新协同度中技术协同和售后协同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