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睡眠对于人体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课业压力大,学制时间长,实习期长,行业危险性高等原因导致其睡眠问题普遍存在。睡眠问题既会对医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干扰医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而医生这一行业需要从业者精神长时间高度集中,需要对睡眠尽早进行干预。本研究旨在调查医学生睡眠障碍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医学生睡眠障碍问题做出积极努力,同时,也为睡眠障碍的心理干预以及各大高校的推广借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在2017年4月到5月选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经济压力量表、压力知觉量表、特质焦虑量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校园内进行发放,来探求医学生睡眠障碍以及相关因素。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筛查出符合入组标准的有睡眠障碍的医学生,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入干预组的医学生采用内观认知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NCT干预,其他条件与干预组相同。在干预前后对两组均进行研究一所述的量表评估,以评价该疗法对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在采用量表评估的同时采用体动记录仪监测每晚睡眠状况,提供更加客观的生理指标的参考。研究结果:(1)本次医学生睡眠障碍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38份,其中女性318位(占59.10%),男性220位(占40.90%);农村生源学生240人(占44.60%),城市生源学生298人(占55.40%);独生子女248人(占46.09%),非独生子女290人(占53.91%);单亲家庭学生38人(占7.06%),非单亲家庭学生500人(占92.94%);调查的所有医学生平均年龄为20.42±1.92岁。(2)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PSQI量表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各因子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9)0.05)。(3)年龄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均为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与年龄无相关关系(p(29)0.05)(4)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各因子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9)0.05)。独生子女医学生在睡眠质量这一因子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单亲医学生在睡眠时间这一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单亲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5)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分别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做Pearson相关分析,两量表总体呈正相关关系(p(27)0.01),个别因子间无相关关系。(6)将PSQI总分及其因子分分别与压力知觉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做Pearson相关分析,除催眠药物因子外,压力知觉与特质焦虑量表均与PSQI各因子呈正相关(p(27)0.01)。(7)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与家庭经济压力量表无相关关系(p(29)0.05),其余因子与家庭经济压力量表均为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人际关系、丧失、健康、特质焦虑(p<0.01),独生、其他因子(p<0.01)是医学生睡眠质量的显著影响因子。(8)研究二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医学生共计70人,在随后的干预和数据采集中有7人先后脱落,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共63人,其中NCT干预组30人,对照组33人。(9)PSQI评分比较,NCT干预后,干预组在PSQI的总分(p(27)0.01)及睡眠质量(p(27)0.01)、入睡时间(p(27)0.01)、睡眠效率(p(27)0.05)、日间功能(p(27)0.01)的因子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SQI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在复测时经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与基线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29)0.05)。干预后PSQI评分与基线PSQI数据评分差值比较,PSQI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总分(p(27)0.01)日间功能(p(27)0.05)有显著差异,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差异不显著(p(29)0.05)。(10)在ASLEC量表上,干预组在经过NCT干预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因子与干预前相比得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丧失、健康因子与干预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29)0.05)。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各因子差异均不显著(p(29)0.05)。两组间差值干预后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其他等因子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1),丧失、健康因子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29)0.05)。(11)干预组在干预后压力知觉、特质焦虑两量表得分均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27)0.01)对照组压力知觉、特质焦虑复测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29)0.05)两组间差值在干预后显示压力知觉、特质焦虑的得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12)干预组经NCT干预后,家庭经济压力量表得分明显降低,差异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对照组复测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干预后两组差值组间复测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压力量表得分与干预前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13)干预组经NCT干预后,结果显示体动记录仪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三个因子时间均有所增加,差异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对照组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复测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干预后两组间在复测时结果显示在总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p(27)0.01)和深睡眠时间(p(27)0.05)上差异均显著。研究结论: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睡眠障碍的医学生为26.7%,相比于普通综合类院校学生群体来说睡眠障碍问题更加严重,发生率更高。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总分各个因子上并未出现性别差异。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医学生睡眠质量逐渐下降。睡眠问题会给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发现睡眠与不良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睡眠与压力知觉呈正相关关系。另外,医学生睡眠与特质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焦虑程度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医学生睡眠与家庭经济压力呈正相关,经济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人际关系、丧失、健康、特质焦虑(p<0.01),独生、其他因子(p<0.01)是医学生睡眠质量的显著影响因子。内观认知疗法可以显著的改善医学生的睡眠障碍,无论主观还是客观测评结果都显示了这一点。在改善青少年遭遇不良生活事件的感受方面,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其他因子上均有显著的效果。同时,NCT干预对于降低医学生压力知觉和特质焦虑两项均有良好的效果。在家庭经济压力问题上,经过NCT干预后,医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感也显著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