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实验和学生活动,而减少了文字性材料。尤其是化学概念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中降低了对化学概念的记忆要求和陈述的严密性,减少或增加了一些具体的定义性概念,如原子结构、化合价和物质的量等。面对升学压力,教师对新教材产生了质疑,化学概念应该如何教?“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当前国际上普遍将科学学习看成是一种概念转变的过程,根据概念转变理论,科学教学不仅应考虑呈现在教材上的科学理论,还应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教学的影响。那么,初中化学现行教材是否包含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要素?因此基于概念转变理论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有利于教师对新教材有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传统的“教本”到“学本”的教材观的转变。通过对某校全体初三年级学生对教材的看法和概念学习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发现前概念对学生概念的转变有促进作用,新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调动,但教师中对教材中策略的使用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不够。对于这一问题,选取了部分教师进行非正式的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教学中往往脱离教材,偏重教材中对概念的表述,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从“教材”到“学材”的认识还没有改变,多以训练巩固为主,缺少方法的指导。教材中的概念是否真的不全面、不准确,无法作为学生学习概念的工具?在Posner的概念转变模型的基础上结合Pintrich的超越“冷”的概念转变以及Tyson等的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设计出针对初中化学教材的教科书分析模型对教材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分别从内容结构的编排、教材中栏目的设计分析现行初中新教材是否符合概念转变的条件。其次,寻找新教材是否存在一定的策略使得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知识间形成认知冲突,以及是否有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冲突的解决,实现概念转变,分别从探知认知结构、引发认知冲突和构建科学概念等环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初中化学新教材的设计基本符合促进概念转变的条件,并且包含帮助学生对已有概念不满的一些策略等基本要素。但教师对教材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同时也提出了初中化学教材的些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