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AR图像的海面溢油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海洋中具有丰富生物及矿产资源,是人类的巨大宝库。随着人类活动在海洋上的不断深入,海洋环境保护逐渐被提上日程,海上溢油现象的防治是保护措施中的重要一环。要及时治理海上的溢油,首先必须尽早地探测到溢油区域。传统的光学遥感探测,由于受雨雪及黑夜的影响,使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合成孔径雷达(SAR)能穿透云雾,在无光照环境下也能工作,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能力。随着SAR及其理论的不断成熟,微波遥感检测海上溢油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SAR的成像原理和极化分解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单极化和全极化SAR图像,研究了提取海上溢油信息的算法,主要工作如下:单极化SAR图像提取海上溢油信息:首先采用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分割图像前对图像作了普适性处理,提高了该算法的适用范围,分割后,进行了多次形态学滤波,提升了分割效果;选取了包括复杂度、边缘梯度等在内的9个特征参数,作为判断是否为溢油的依据;以模式识别中的误差前馈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关于溢油的分类判断器,用来源于样本图像集的相应特征参数训练神经网络,然后该神经网路对整个过程的算法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极化SAR图像提取海上溢油信息:首先分析了与溢油相关的多类海上目标的各种极化相位差,说明了共极化相位差对识别生物油膜疑似溢油的有效性,再以此为基础,构建共极化相位差的标准差滤波器(?滤波器),然后用该滤波器共极化相位差图像滤波,识别生物油膜;研究了多种海上目标的熵-平均散射角(H-?)图像,表明了传统的H/?分类在识别溢油不理想的原因;引入Cloud分解中的反熵A,用H/A/?特征空间分类海上目标,同时将Wishart聚类方法应用于溢油识别中,形成H/A/?-Wishart分类方法,作用于海上溢油识别中,以提高分类精度;采用了SAR图像对H/A/?-Wishart算法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卫星在主动段飞行过程中,受到来自火箭的外力,处于较高量级的振动环境之中。振动会对卫星结构造成损伤,影响其在轨运行时的使用寿命,造成损失。在星箭对接面上安装隔振器是一种被
本文根据置换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置换通风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研究了置换通风系统的热力分层高度及其影响因素。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国内尚处在起始阶段,因此本文的
文字、图象、音频和视频内容已成为Internet网络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互联网上传和下载的图象多数是二维的信息,因而没有空间感,不够直观形象,与生存在三维空间
为研究GaAsN/GaAs量子阱在电子束辐照下的退化规律与机制,对GaAsN/GaAs量子阱进行了不同注量(1×1015,1×1016 e/cm2)1 MeV电子束辐照和辐照后不同温度退火(650,750,850℃)试
对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进行连续的实时在线监测是未来飞行器结构完整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能无缝集成在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基于压电传感网络的嵌入式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进行
钢花管因其管体上带有梅花形布置的注浆小孔而得名。作为管棚支护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钢花管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和铁路隧道、水电站地下厂房、国防和人防工程以及城市建设等地
学位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INS/SAR组合导航系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针对其中的图像匹配算法及制导方案进行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实验验证。本文综述了SAR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施测试自动化已经是软件测试行业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测试自
故障诊断技术是保障卫星可靠运行,提高空间生存能力的一项关键技术。本学位论文以国防“十五”预研项目(02413200204242)“卫星长寿命高可靠性技术”为研究背景,为提高卫星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微纳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微纳器件内都涉及气体的流动。由于特征尺度很小,受壁面作用和稀薄效应的影响,微纳尺度通道内的气体流动有别于宏观流动,基于宏观流动理论得到的各种结论将不一定正确,这会极大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微纳尺度下气体流动的特性,本文主要从这方面开展工作。当通道尺度较小时,壁面附近的气体会出现偏离平衡态的情况,从而在壁面上会出现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