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海塘技术史,对海塘修筑的社会层面和塘外滩地有关的区域历史地理学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明清江南海塘的修筑过程以及施工中技术、原料问题所受的因素制约,考察中国古代大型公共水利工程中生态、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施工中的人地关系问题。传世史料对崇祯年间华亭石塘修筑的记载集中于明末清初,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可以分做竣工后的歌功颂德、清初面对现实追思前朝以及利用那段历史作为象征符号的三个层面,它们共同塑造出明末石塘修筑史的完美形象。这三个层面均与吴嘉允等修筑石塘时的工程质量无关,其中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巨变的社会背景,以及大型公共水利工程中经费和劳力动员的制度困境。雍正决策的转变,成为江南海塘工程的转折点,他后来追求工程“一劳永逸”的效果。官员们围绕该工程出现的建议和争论,无非是皇权意志下的一种反应和谋求自保的措施。海塘经费来源于获罪官员所出罚金,其背景是皇帝整顿吏治和巩固统治。工程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乾隆年间北段工程的接续修筑,大型公共水利工程中决策者主观意志引起的客观后果,往往超出人的预料。北段工程施工过程中长官意志的作用,远大于当时的客观需要。此后,江南海塘的景观变化分途发展,并且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在明清江南海塘的通塘体系形成过程中,海塘不是单纯的冰冷建筑物,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内容。对于江南海塘工程中原料、技工和善后制度等问题的系列研究,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背后是环境、社会因素的复杂交织,在整个生态系统内人、自然和社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关于海塘工程上述层面的研究,将和自然科学界现有海塘工程技术史的研究一道,加强对中国古代海塘历史的全面认识。